《伊索寓言》评课稿

《伊索寓言》评课稿

ID:25479963

大小:47.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伊索寓言》评课稿_第1页
《伊索寓言》评课稿_第2页
《伊索寓言》评课稿_第3页
《伊索寓言》评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伊索寓言》评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伊索寓言》评课稿东蜀小学原丽芳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李老师的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来看,比较全面。“通过三则寓言的学习,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落实了知识目标,“抓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和寓意,并从中获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思想上获益。最后“激发学生继续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这一目标把学生从课内引向阅读和生活的大语文天地。二、从处理教材上看李老师大胆打破教材顺序,整合本课内容,从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龟兔赛跑》开始,到看寓意编故事结束,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寓言的关键。三、从教学程序上看这节课设计思路简单明了,说白了就是解决伊索寓言“

2、是什么,怎么读”的问题。首先从讲故事说起,单刀直入出示课题《伊索寓言》和学习方法“讲故事、说道理”。尤其是“讲故事”一词,淡化了平常的教学用语,轻松拉近了学生和学习内容的距离。第二环节学习寓言《蝉和狐狸》,设计了三个问题:a用一句话概括内容。b看看他们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有什么感受。我觉得这个问题的设计颇具匠心。“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们潜入文本,去关注故事主角的心里,语言和行为。这其实就是在落实“寓言怎么读”的教学设想。然后进行学习方法的的迁移和运用,放手让学生采用第一则寓言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方法灵活有变,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培

3、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第三个环节在师生共同学习的基础上看寓意编故事。“狐狸也会想办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思维的定势中,狐狸是个反面形象,而李老师试图打破思维僵局,让学生从正面入手去编故事,有益于启发学生的多元思维,又落实了“思”、“写”、“说”这一语文的最终目的。第四环节在前面学习运用实践的基础上,在学习此寓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寓言故事是由“小故事和大道理”两部分组成,从而实现一课一得的目的。如果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举一反三”,而这一节课是反三归一,这一点正契合了时下我们倡导的语文主题学习的方向。陶行知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窦桂梅也强调“我们要用教材去教人。”这节课的

4、设计理念就是感受语言,学习方法,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并把语文学习延续到阅读《伊索寓言》,落实到生活中。作业设计,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课本学习出发,把学生引向课外读书,然后实践到生活中讲故事,悟道理,并倡导亲子阅读。整节课设计紧扣“寓言”关键词,又落实“寓言”的读和用,课堂结构由寓言一线贯穿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阅读之旅,指导了学生的做人之行。一、从教师的基本功上看首先教师教态明朗,表情很好的传达出了老师的热情,师生情景交融比较和谐。板书言简意赅,条理工整,美观。教师的教学语言清楚,有亲和力,语调的变化也关照了学生的情绪,而且在学生学习时,没有过多的重复性语言,去干扰学生的思维,

5、保障了课堂的宁静。一、从教学效果上看整节课学生在思维,负担合理,学生学习轻松但不够愉快。教师没有营造好课堂气氛。我觉得关键还是没有注重细节,教师在课堂中有顾虑,目标中“抓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和寓意”落实得不好,放不开,教师的顾虑影响到了学生,学生生怕出错,便不敢尝试了。这节课读的也少,语文就应在反复多样而愉快的朗读中,亲近语言文字,和文本对话。一方面落实语言文字的积累,一方面启发思维的灵性,从而领悟语言文字的生命力。但这节课因没有实现“趣读”的愿望,便不能调动学生和教师对话的欲望。还有一点是教师评价语言较单一,不管学生对与错,都应有激励性评语。如最后编故事,一学生编“一只狐狸用弹弓瞄准打了一葡萄”

6、,仔细想想,这个答案中,拟人的手法用了,得到葡萄的办法想了,而且用语言表达了。这足以说明学生在学,在用,在表达,这是他一节课努力的结果。怎么能轻易否定呢?殊不知,这一否定将带给学生多大的沮丧。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课堂是温情的,是能够关注学生情绪的,即便有了错误,学生也是乐意接受的。如果能够肯定“你开动脑筋想出这个办法真了不起,只是这个办法或许只能让你捡到半个烂葡萄。”如果能够等待“你再试试说的圆满点,好不好?”得着鼓励的学生该有多开心啊!总而言之,我们感受到语文主题学习的丰富性,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做教师,万里长征开始尝试迈步了。这节课可谓喜忧参半。最后,我用一句话作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7、上下而求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