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论文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论文

ID:2546223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论文_第1页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论文_第2页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论文_第3页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论文_第4页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论文李文雁,牛凤霞,李其云【摘要】目的观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squamouscarcinoma,BSC)的组织学形态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BSC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BSC组织学有许多与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相似的特征。但BSC癌细胞分化较低异型性较强,癌巢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肿瘤表面鳞状上皮常伴发原位癌或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偶见癌巢与表面鳞状上皮基底层相连、或偶见癌巢内形成鳞状细胞,

2、或腺管样结构,这些与ACC不同。超微结构与ACC相似.freelousCarcinomaoftheEsophagusImmunohistochemical,LightandElectronMicroscopicKey;CarcinomaBasasquamous;Immunohistochemistry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度较高的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既往文献报导混乱,常将其误诊为食管腺样囊性癌。本文收集15例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探讨其组织形态特征,明确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收集我院23

3、59例手术切除食管癌标本中符合BSC形态的15例进行研究。其中女性2例,男性13例,年龄50~73岁,平均60岁。随访仅2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余均死于术后2年以内。1.2方法1.2.1光镜观察石蜡包埋,HE常规切片染色,经两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复查。1.2.2电镜观察15例BSC标本中,取5例新鲜组织,经常规固定脱水包埋,超薄切片用醋酸铀及枸橼酸铅染色,日本TEM1200型透射电镜观察。1.2.3免疫组化染色15例BSC标本制成厚4μm的石蜡切片,以广谱角蛋白(cytokeratin,CKpan)、上皮膜抗原(EM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

4、100蛋白、癌胚抗原(CEA)、波形蛋白(vimetin)、嗜铬粒蛋白(CgA)、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经SP法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结果2.1肉眼观察15例BSC中4例位于食管下段,11例位于中段。肉眼髓质型10例,溃疡型5例,肿瘤最大径4~6cm,平均5cm。15例肿瘤均浸润食管壁全层。2.2病理组织学(1)肿瘤为基底细胞样癌巢在上皮下浸润。癌细胞呈圆或卵圆形,形态有异型,细胞浆较少,核大,深染或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可见核仁,核分裂多。(2)癌细胞巢似腺样囊性癌,可呈大小不一的实性、筛状或梁索状,偶见灶性鳞状细胞或腺样结构。癌巢周围

5、细胞常呈栅栏状排列,中心可见粉刺样坏死;癌巢内外均可见红染玻璃样变。(3)肿瘤表面鳞状上皮常伴发原位癌、异型增生,或浅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见图1~3。2.3超微结构癌细胞呈多边形,胞质少,分化较低,含有少量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张力原纤维。游离核糖体丰富。胞核大,圆、卵圆或不规则形,常染色质丰富,异染色质多少不一,可见1~3个核仁。在癌细胞巢中可见细胞间腺样腔隙(原始腺腔)与细胞外间隙,细胞间腔腔缘可见微绒毛,癌细胞间可见桥粒及连接复合体。细胞外间隙内含重叠基板样物。后者在癌细胞基底部和间质内亦可见到。癌细胞内未见神经分泌颗粒,见图4~5。2.4免疫

6、组织化学基底细胞样成分:CK、EMA15例均阳性,但EMA在切片中为部分阳性,CEA6例阳性。阳性细胞多在癌巢中心部而外周细胞阴性。S1006例阳性,呈核浆型染色,SMA7例阳性,为胞膜或伴浆型染色,vimetin、CgA、NSE均阴性;鳞状细胞癌CK、EMA15例皆阳性,CEA5例阳性,S100、SMA、vimetin、CgA、NSE皆阴性,见图6。3讨论由于食管BSC病理形态与涎腺ACC有很多相似之处,既往对其认识不够明确,在A染色阴性[3]。另外有的作者报导基底细胞样成分对CEA和SMA染色皆阴性[4],他们不但否定肿瘤内含有分泌性腺上皮

7、细胞成分,同时亦否定了肌上皮细胞的存在,而认为BSC主要存在基底样和鳞状细胞癌两种肿瘤成分。本组在免疫组织化学中有不同的结果,显示出CEA(6/15)、EMA(15/15)阳性,且CEA阳性细胞分布在癌巢中心,结合电镜所见,表示为分泌性腺上皮细胞特点;同时SMA(7/15)、S100(6/15)阳性。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癌巢周围部分,表现为肌上皮细胞特点。文献有报道提出该肿瘤是来源于食管粘液腺末端闰管发生的ACC[5,6]。亦有报道基底细胞样成分CK19阳性与正常鳞状上皮基底细胞CK19阳性表达一致[3]。本研究未发现肿瘤与粘液腺导管有关,却发现个

8、别病例基底细胞样成分与表面上皮基底细胞相延续。据本组病理组织学、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作者同意部分文献作者意见[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