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

ID:44033574

大小:73.5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18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_第1页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_第2页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_第3页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_第4页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及治疗[摘要]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和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O)是整形外科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以老年人多见,因其病因复杂,临床及病理表现呈多样性,常引起误诊和漏诊,并进而导致治疗方法不当,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本文就人皮肤BCC、SCC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0

2、13・03在我国,皮肤癌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左右,其中皮肤基底细胞癌(SCC),及鳞状细胞癌(BCC),的发病率占皮肤癌的90%以上,且在逐年升高[1]。皮肤恶性肿瘤中,BCC是最常见的,占所有皮肤肿瘤的65%-75%[2]o而SCC由于容易岀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它的危险性比BCC高得多。所以近年来对BCC和SCC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1人皮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诊断1.1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BCC、SCC的确诊主要靠活检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是诊断肿瘤性质的可靠手段,但它是一种有创操作,存

3、在肿瘤细胞扩散的风险,而且可能因为取材不准出现假阴性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皮肤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1.2皮肤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检测鳞状细胞癌抗原是从子宫颈鳞状上皮中分离出来的鳞状上皮相关抗原TA-4的亚单位。多数研究显示,SCC-Ag与SCC的侵袭、转移、复发和预后密切相关,是反映SCC生物学特性的重要肿瘤标志物。SCC-Ag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SCC,并可能作为皮肤鳞状上皮癌变及鳞癌复发风险预警的一种方法。1.3PETPE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通过检测来自放射性物质正电子的释放来获得

4、关于组织代谢率的信息,并通过图像反映出来,从而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和分析。PET灵敏度高,当疾病早期处于分子水平变化阶段,PET检查即可发现病灶所在,并可获得三维影像,进行定量分析,达到早期诊断,这是目前其他影像检查所无法比拟的。PET还可以诊断恶性肿瘤是否发生了转移,以及对转移的部位一目了然,这对肿瘤诊断的分期,是否需要手术和手术切除的范围等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国外,PET被广泛用于皮肤恶性肿瘤诊断的研究[3]。在我国,因PET仪器昂贵,检查费用高,目前临床应用较少。1.4皮肤镜技术皮肤镜技术是一种在体观测皮

5、肤表面下部微细结构的非创伤性技术,近年来在恶性黑色素瘤、BCC、SCC以及一些非肿瘤、非色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NewellB等[4]用皮肤镜技术结合免疫组化対比了微血管面积在BCC和正常皮肤中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单位体积的BCC癌灶中微血管的面积比正常皮肤增加了4.9倍。Zalaudekl[5]后来进一步指出:应用皮肤镜技术来诊断BCC,其敏感性是86.7%,特异性是71.9%O这说明,通过早期监测皮肤肿瘤中微血管面积的变化,可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但关于微血管面积变化多少才可确定肿瘤性质目前还没有具

6、体的标准。1.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利用弱相干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检测生物组织不同深度层面对入射弱相干光的背向反射或几次散射信号,通过扫描得到生物组织二维或三维结构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其主要应用于眼科,但资料显示,在国外该技术早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非黑素瘤性皮肤癌的的诊断[6]。由于对皮肤的穿透性不足,肿瘤的边界常无法界定,因此制约了它在皮肤癌诊断上的应用。1.6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电阻抗断层成像是根据人体内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电阻抗这一物理原理,通过给人体注入小的安全电流,测量体表的电位来

7、重建人体内部的电阻抗分布图像,是医学成像技术的一个新方向。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应用于体表肿瘤诊断的研究越来越多。最早是由EmtestamL等[7]通过实验指出BCC与正常皮肤的电阻抗值在统计学上有差异性,后来AbergP等[8]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差异性。他指岀在电阻抗成像系统利用非侵入性电极的情况下,从良性黑痣中鉴别出BCC的敏感性是96%,特异性是86%o而利用侵入性电极时只有用于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才有更高的准确度[9]。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完善,相信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将会在恶性皮肤肿瘤诊断领域得到进一步的

8、推广和普及。1.7共聚焦显微技术共聚焦显微技术是具有获得三维清晰图像、活细胞内动态生理反应的实时观察记录、定性定量分析等优势。有研究表明,共聚焦显微技术在BCC和SCC上潜在巨大的诊断价值,不管是在活体内还是活体外[10]o在共聚焦显微图像下,BCC的小血管密布于癌细胞团周围或者癌巢里面,细胞呈伸长的椭圆形,中间是高度单型、极化的细胞核。BCC细胞的细胞核有很高的屈光率,看起来偏暗,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