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21429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应用文教学中的写作实践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文教学中的写作实践应用分析 应用文教学中的写作实践应用分析 刘静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日常的办公、生活中,应用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提升我们的办公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所以说,应用文写作是学生步入职场前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是日常办公的需要。应用文课是高职院校选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率较低,还阻碍着应用文课的优化和完善
2、。 关键词:应用文教学;写作实践;应用分析 受教学指导思想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当前应用文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已严重阻碍着高校应用文课程的完善和发展。笔者认为,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认识不清、教学流于形式、教材把握不准确、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是当前应用文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阻碍着引用文写作实践性的提高。 一、应用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应用文课并不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这决定了应用文课在课程设置上不受重视。其次,应用文在考试中的地位并不明显或并不重要,导致了部分授课教师和学
3、生对其不重视。没有学校的重视,应用文教学的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教材、教学理念也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学生不重视,则会在课堂上出现听音乐、聊天、看课外书的现象。 2.对学生认识不清。高校生源来自于全国各地,有农村,有城市,不同的地方,教学资源的分配不一样。在城市,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设备充足,教学理念先进,这就使得城市的学生很可能从小就接触过应用文,甚至具备较好的应用文写作技巧和知识;在农村,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备、教学理念都存于绝对的劣势,学生整体应用文知识、技巧水平都无法与来自城市的学生相比。最重要的是城市
4、与城市、农村与农村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而大学应用文课教材却是一样的,教师的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过分强调教学的统一性,那么势必会有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程,部分学生又觉得教学进程过慢,无法统筹兼顾,那么应用文课教学的质量就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教学容易流于形式。应用文是实用性文体的统称,注重实践性,(..)无论是格式的把握还是写作技巧,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磨炼,而形式教学无论如何都无法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是应用文课教学的要求,
5、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在应用文课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摒弃传统文化授课方式中过分注重格式的死板硬套,却不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感悟;过分注重教材文化知识点的理论学习,却不能在实践中来验证知识点。总之,应用文课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无论是技巧特性还是格式等知识点都应在实践中进行验证[1],不能流于形式。 4.教材把握不准确。与其他学科的教材相比,应用文课的教材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性,无法有效秉承教材的要求和精神,有的甚至采用“以教材为中心”的思想
6、,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选择教学的重点和方向,比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学习了经济类文书的写作、实验报告文书的写作,而没有着重介绍行政公文的写作[2],既不利于学生应用文技巧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应用文的实用性,给应用文教学的发展带来长远的伤害。 5.教学方式单一。与其他普通学科相比,应用文选修课教学极容易受到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影响,而教学强调一体化和统一性,这就使得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得不到满足。应用文选修课的教学对象是学生,而这些学生的文学素养、领悟能力等又是不尽相同的,若只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则无法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6
7、.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与复杂庞大的教学内容相比,应用文选修课教学时间较少,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通常情况下,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会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和练习,但是否实行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的自觉性,学生是否练习教师无从得知。而由于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不高,学生课外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对实际的教学效果帮助不大。 二、应用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应用文课教学的开展要立足于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我们教学的对象,只有对他们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我们才能在教学进程、方向、重点的把握上游
8、刃有余,才能做到教学重点和方向的及时迁移。具体的方法如下:在进行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初步的调查;在教学的过程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适当调整教学的进程。 2.实施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应用文学习中形成的感受、体验和认知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教师不能克服教学整体的求同性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那么学生将逐步丧失应用文学习的动力,甚至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