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毕业论文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毕业论文

ID:254006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14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毕业论文_第1页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毕业论文_第2页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毕业论文_第3页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毕业论文_第4页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年级:2010级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姓名: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摘要]目的:探讨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特点,分析误诊原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10例,CT表现为内缘平直、外缘弧形或波浪形的带状高密度影;小脑幕硬膜下血肿7例.CT表现为高密度片状影2例、U形影2例,累及大脑镰后部3例,呈Y形或镰刀样改变。结论: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CT表

2、现具有特征性,CT复查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意义。[关键词]:硬膜下血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硬膜下血肿是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是颅脑外伤中最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而位于大脑镰、小脑幕的硬膜下血肿则相对较少,因其解剖结构特殊,血肿的CT表现也具有特性。以往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将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CT表现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以飨读者。1、资料与方法:17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男13例,女4例,年龄20~73岁,平均51岁。均有明确的颅脑外伤史.患者

3、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12例,部分患者有短暂昏迷史;烦躁、意识障碍5例。CT检查复查次数3-7次,平均4.5次。使用德国西门子16层螺旋CT机,以OM为基线行头颅常规扫描,参数为130kV、150mA、2s、矩阵512×512,层厚、层距为10mm.其中2例行冠状和矢状多平面重建,对4例诊断不明确者以2-5mm层厚薄层扫描。2、结果:CT分型:17例中,大脑镰硬膜下血肿10例,小脑幕硬腆卜血肿7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颅脑损伤分为单纯型和复合型两种:单纯型6例,其中大脑镰4例,小脑幕2例;复合型1

4、1例,其中大脑镰6例,小脑幕5例,合并单纯颅骨骨折1例,硬膜外血肿1例,颞顶部硬膜下血肿5例,脸挫裂伤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血肿部位与CT表现:急性期小脑幕硬膜下血肿局限于单侧3例,CT表现为小脑幕区的片状影2例,1例累及大脑镰则呈镰刀样;血肿位于双侧小脑幕区4例,CT表现为对称或不对称的U形高密度灶2例,2例累及大脑镰则呈Y形高密度。窦汇以下血肿边界欠清,窦汇以上则较清楚。血肿无明显占位征象。局限于大脑镰前部或后部的硬膜卜血肿各1例.贯穿其全程8例,CT表现为大脑镰局部或全程的高密度带状影,宽5-

5、10mm窄带状6例,10mm以上宽带状4例,宽带状硬膜下血肿局部有较明显的占位效应,推压外侧缘脑沟消失,并有白质移位征。 血肿密度及形态变化:急性期血肿CT值为50-80HU,治疗后7~14天硬膜下小血肿完全吸收2例,余下患者血肿均有程度不等变小和/或密度减低,8例3-6周血肿消失,5例变为低密度,另有2例2个月后复查多次低密度血肿仍未消失。3、讨论:3.1发病机制:外伤后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认为是该处的桥静脉与静脉窦连接部撕裂,血液进入硬膜下腔所致。其受力方式可以是加速运动或减

6、速运动的直接作用力,也可以是引起大脑镰、小脑幕严重移位的内在推力。本组1例因脑外血肿迅速增大引起中线结构偏移后出现大脑镰硬膜下血肿。另外,从年龄构成上可以看出,本组病例年龄较大(平均51岁),提示大脑镰、小脑幕区硬膜下血肿可能与老年性血管退变后管壁弹性减弱容易破裂有关。3.2影像分析:根据特殊部位硬膜下血肿的位置和累及范围的不同,CT显示为与大脑镰及小脑幕切面相近似的、较正常结构宽大的高密度影。因硬膜下潜在间隙张力较低,故其内血肿波及范围相对较广,常可见到整个大脑镰、小脑幕或两者同时累及的血肿影。小脑幕

7、硬膜下血肿由于其窦汇以下走行较水平,在常规平扫时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使血肿边界不清,窦汇以上则相对垂直而边界较清。CT表现为片状、新月状高密度影,累及大脑镰时,则表现为镰刀形或Y形高密度影。大脑镰硬膜下血肿由于硬膜侧有坚硬的硬膜阻挡,故其内缘平直而光整,外缘因蛛网膜的张力低和脑沟、脑回的阻力不均衡呈局限的弧形或波浪形。CT表现为一侧平直、一侧呈稍向的带状高密度影。血肿较大时,可在外侧局部形成明显的占位效应--脑沟消失、白质移位。3.3CT诊断正常大脑镰及小脑幕的宽度<5mm,只要充分认识大脑镰、小脑幕硬

8、膜下血肿的结构特点,对本病的CT诊断并不困难,但需注意以下几点:(1)该类血肿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颅脑损钱并存;(2)肿虽与大脑镰、小脑幕形态相似,但较正常结构宽大的高密度影为其特殊表现、(3)大脑镰部内缘平直外缘稍突出的带状影和小脑幕镶刀状及Y'形影具有特征性性;(4)由于部分容积效应或同时合井该区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使血肿边界不消;(5)血肿吸收情况因血肿大小、颅脑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而不同,一般较小血肿2-6周可完全吸收,而较大血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