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50539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依据“少教多学”理念有效实施高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依据“少教多学”理念有效实施高考复习陶玉鑫从2013年起,贵州省首次进入新课标高考,选用全国新课标Ⅱ卷,其中语文试卷突出新课改理念,设计合理,梯度适中,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及运用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要注意体现、落实新课改理念,加强教法研究,运用“少教多学”策略来指导复习迎考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复习效率,促进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好高三语文复
2、习备考工作:一、研透课标、考纲、考题,从考点入手,注重基础,把握方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以下简称《考纲》)既是高考命题依据,也是高三师生复习指南,因而在复习迎考中教师必须研究钻透这两个文件。对《考纲》中规定的高考语文考查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种能力、六个层级”及“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
3、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烂熟于心,并通过研究近年高考真题,了解命题动向与趋势,体会复习教学与命题专家在理解《考纲》上的差距,准确把握复习方向,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复习中选题组卷的针对性有效性,增加复习教学的计划性和实效性。二、完善知识体系,注重夯实基础在指导学生复习迎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知识结构,在新问题情境下快速提取信息,准确调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迁移能力,在问题情境中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众所周知,基础知识
4、是根本;离开基础,能力就成为无本之木。不管命题如何,学生要考出好成绩,就要具备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要把夯实基础放在复习迎考首位,将主要精力用在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上。因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主干知识,仍然是新课改高考成功的基础。能力根植于知识,从知识中考能力;离开基础,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只要在充分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以基础知识为支撑点、以能力为再生点、以思维训练为落脚点,在高考时以不变应万变,充分掌握高考主动权。不过复习过程中
5、的任何环节都不能图快,要步步为营,决不盲目追赶进度。三、讲练同步优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传统复习中,通常是教师利用板书或课件将某章节基础内容进行归纳,然后不厌其烦地讲授,而学生检测成绩却达不到预期效果,其原因主要是复习过程中“教多学少”,教师教得多讲得全,而留给学生自主复习、自我训练的时间很少,这样即使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然而获得知识的只是教师、不是学生。因此,复习迎考中一定要大力实施“少教多学”理念,讲求实效,针对学生实际,准确把握合适的难度与容量,降低教学要求,精心挑选练习,
6、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力所能及”地能做敢做,有所侧重地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留足时间让学生强化训练,才会实现复习效益最大化。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重点内容重点讲,主要知识反复讲,什么知识薄弱就强化,哪个版块已经掌握就淡化,做到有的放矢、直奔“考点”;且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典型问题剖析与解题方法提炼;教会学生建模,让他们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在解决同类问题基础上学会规范的答题模式、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四、坚持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率在高三复习中,不少教师误以为题目讲得越多,学生知
7、识掌握程度就越全面越透彻。毋庸讳言,完成一定数量的训练、解答必要的题目,是高三复习迎考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巩固基础知识、熟悉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都很有必要。然而现实告诉我们,教师讲得太多,不但笨拙耗时,且所讲题目缺少典型性和针对性。所以,高三复习一定要“依纲据本”、回归教材,不要被资料牵着“鼻子”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地选择题目、简明扼要地讲解练习。那要怎样做才恰当呢?自然只有在“精”字上下功夫。换言之,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跳进“题海”,精挑细选,选择那些时代感、启发性、思辨性俱佳的新题来训练,既适应高考命题趋
8、势和题型变化,又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同时,教师讲题也要求精求活,既不能对完答案就了事,也不能大包大揽、讲得太透,要留点“包袱”给学生,让他们产生探求知识的渴望与自主思考的动力。还有,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时,一要明确训练目的,教什么,练什么,同步检测,坚决反对“教”“练”脱节;二要注意反馈和跟踪检查,题目要精选,训练要快捷,校正纠错要及时;三要防止步入“难题得分少、易题丢分多”的怪圈。因为在高考时,命题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