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

ID:2530772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_第1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_第2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_第3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的相关性论文谢晓敏史静曾斌李玲刘惠莉牛旭东邹晓燕赵巍张静杨泽【摘要】目的:分析宁夏地区人群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85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DM组)、4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DMH组)及224例健康对照者(NC组)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并测定其相应生化指标.结果:DM组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N

2、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χ2=5.94,P<0.05;等位基因:χ2=4.03,P<0.05);DMH组携G等位基因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DM组携G等位基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与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无明显关联,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可能是宁夏地区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的遗传学易感基因.【关键词】肾素;受体,血管紧张素,2型;多态现象,遗传;糖尿病.freel2)]和腰臀比[:PCRMarker;1,11~14:GG基因型;2~3,9~1

3、0:AG基因型;4~8:AA基因型.图1AGTR1启动子10208位点基因型20个g/L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用SPSS1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DM组和DMH组与NC组基因多态性分析3组研究对象AGTR1基因10208位点基因型符合Hardy,DY及NC三组间AG+GG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DY,.freelmHg(1mmHg=0.133kPa)和(76+7)mmHg,DMH组患者分别

4、为(132+16)mmHg和(84+10)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MH组携G等位基因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BMI均显著高于DM组患者(P<0.01).各组间合并冠心病、高血压、DM肾病等疾病的关系,但目前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3-11].在本研究中,我们对宁夏地区健康人群、单纯2型DM患者、2型DM合并高血压患者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该位点变异与2型DM及合并高血压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单纯2型DM、2型DM合并高血压患者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存在A→G的突变.单纯2型DM患者、2型DM合并高

5、血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AGTR1基因A10208G多态位点基因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2型DM合并高血压患者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单纯2型DM患者相似,由于样本量较小,该结果尚需进一步证实.2型DM合并高血压携G等位基因的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单纯2型DM患者(P0.01).从本研究可以看出,AGTR1基因A10208G位点A→G突变可能是2型DM的共同遗传学易感基因;2型DM是否合并高血压与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无明显关联;2型DM合并高血压携G等位基因的患者BMI、收缩

6、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单纯2型DM携G等位基因的患者,提示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虽然可能不是高血压的易感基因,但是高血压可能是促发2型DM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研究初步显示,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与宁夏2型DM存在相关性,与高血压关系不大,它可能是宁夏地区2型DM发病的遗传学易感基因.AGTR1基因A10208G位点多态性检测将有助于揭示肥胖、高血压等环境因素参与2型DM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预防、诊断和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致谢:在此感谢北京医院老年病研究所和宁夏医学院中心实验室给予的技术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