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维原点 设计有效活动论文

把握思维原点 设计有效活动论文

ID:25164200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把握思维原点 设计有效活动论文_第1页
把握思维原点 设计有效活动论文_第2页
把握思维原点 设计有效活动论文_第3页
把握思维原点 设计有效活动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把握思维原点 设计有效活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把握思维原点设计有效活动论文..毕业《三位数加法(不进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就知识目标而言,这节课学生除了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外,还要学会加法验算,体会到验算的重要性,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因此我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实践。一、如何导入?我结合学校刚开展的活动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师:“读书节活动”你们一定看了很多书吧!最近我也正在看一本,已经看了140页,还剩120页没看..毕业,你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吗?怎样列式?学生列式口答。揭示课题“看书”是孩子平常生活中的事,问题的解决比较轻松,这种谈话的导入不仅拉近了师

2、生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学生与新知间的距离。孩子们列出算式后,很自然地说出得数。这时,老师没有急于评价计算的对错,而是卖了个关子:这是三位数加三位数,以前没学过,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个内容。于是孩子关注的焦点便一下子集中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三位数加法的计算。二、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教材为什么要创设借书这样的情境?又以表格的形式出示数据?为什么这样安排?带着这样的思考,我把视线扩展到全册教材,于是找到了这样的答案:同样的情境体现了连续性,在同一种情境中学习,可以避免情境对学习产生不必要的干扰;此外,也体现了一种整体性。表格中的数据很丰富,既有三位数加三位数

3、,也有两位数加三位数,既有不进位加,又有一位进位的加法,还有连续进位的加法,之所以放在一张表格中整体出现,这就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新课标思想。于是,本着遵循教材编写意图的原则,结合实际,我把教材中的主题图调整为:二年级跳蚤市场义卖情况统计表三、“验算”如何突破?“验算”是这节课的新知,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毫无经验可言。究竟怎样的活动才能为学生乐于接受,而又能突显“验算”的算理呢?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1.直观感知唤醒经验计算143+126师:你能边拨计数器边说计算过程吗?(1)教师出示图(图1):生答师画珠。看计数器,说把143和126合并起

4、来的结果是多少?(2)出示图2,师:计算143+126,如果先在计数器上拨出126,你会继续吗?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143+126还能列出怎样的竖式?写在刚才那个竖式的边上。计算不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学生不需要借助拨计数器就能直接算出得数,但计数器对展现算理的直观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143+126和126+143的得数一样,激活已有经验:根据同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些是本课的认知起点。同时也为后面让学生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列两个竖式提供了思维基础。2.对比发现揭示概念师:观察两个加法竖式,有什么发现?师:习惯上,

5、我们按照横式的顺序用竖式计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可以检查前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两个竖式的得数一样,一般表示做对了;如果得数不一样,就肯定有问题了。我们就把检查前面计算对不对的这个过程称为“验算”。(板书:验算)指导学生验算的书写。“验算”对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对于这样一个概念,孩子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自主探索,而且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孩子建立概念表象,第一次认知的正确性相当重要。因此,接受式的教学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3.疏理反思自主建构师:什么是验算了吗?怎么验算?你能写出完整的过程吗?经过前一环节的讲解,学生对“加法验算”的掌握还是一知半

6、解,要真正掌握,不能缺少内化感悟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验算”,可以促使其内化概念,通过倾听同伴的发言,受到启发,从而建立较为完整的验算表象。4.拓展应用指导方法练习:列竖式计算并验算:542+306校对后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