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例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论文

712例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论文

ID:25145841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712例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论文_第1页
712例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论文_第2页
712例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论文_第3页
712例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论文_第4页
712例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712例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712例重症患儿呼吸道护理管理体会论文.freell,也可用100ml生理盐水加4万单位庆大霉素配液滴入,预防感染,可使气管内痰液稀释,便于吸出,并能防止痰痂堵管。但大部分液体常随咳嗽喷出,不易进入肺泡,且水分分布不均匀,达不到良好的湿化效果,不适于长期应用。2.3辅助咳嗽部分气管插管患儿咳嗽无力时采用胸腹按压法辅助排痰,方法如下:令患儿仰卧或半侧卧,操作者一手置于其一侧胸廓乳头上方,另一手放于同侧上腹部,患儿呼气时操作者用双腕及前臂力量同时挤压其胸腹部,胸前手掌用力压向后下方,改变胸廓前后径及横径;腹部

2、手掌用力向上推,借挤压内脏与横膈改变胸腔纵径,此时加大、增速的呼气气流除能克服肺部阻力外,尚可改变支气管的方向与容积,使分泌物松动,易于脱落排出。按压胸腹时用力且缓慢均匀,以防将患儿内脏压伤。如操作正确有效,气流通过气管导管可发出特殊的“哈”音,并可感觉有强大气流自导管喷出,恰如一次咳嗽。辅助咳嗽一般在空腹时进行,数次挤压之后,再用导管吸痰。2.4震动、拍背疗法我们在本组病例中咳嗽伴痰多、机械通气、咳嗽无力患儿以及吸痰前都采用此法。震动的方法是:操作者将食指及中指垂直放于患儿需要震动的部位,指、腕、掌略屈

3、曲,手臂伸直,利用肱二头肌与三头肌的最大对抗收缩,产生每秒15~25次的震动。震动可通过手指传到患儿胸、肺部,以减小分泌物黏附力,在呼气时进行,效果较好,震动方向应与胸廓表面垂直。一般每两次呼吸做一次震动。拍背时操作者手背屈曲,四指并拢,用空掌心叩击(小婴儿可用中、食指夹持一拍背器叩击),并由下向上、由周围向肺门拍打,以震动附着于管壁的痰液,使其从周边细支气管向中心移动,以便于吸出,拍背时注意用力适中。2.5体位引流炎症局限在段、叶和气管插管期间患儿可采用此法。根据炎症发生的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引流。引流时

4、,令患儿卧向健侧,胸部略向下倾斜,同时配合震动、拍背以及胸腹按压疗法以利排出分泌物,继之进行导管吸痰。体位引流宜在喂奶后1.5小时进行,以减少返流误吸,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避免脱管。气管插管期间患儿多呈仰卧位,若分泌物引流不畅,可发生肺不张,形成坠积性肺炎,需经常变换体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2.6呼吸道湿化、解痉、抗炎相结合适合气道痉挛合并感染的患儿,我们通常应用以高压气体为动力的喷射式雾化器,最好在给氧同时应用,也可用氧驱雾化,用药主要是生理盐水加布地奈得、沙丁安醇、异丙托溴胺和氨溴索等,还可以加

5、用抗感染药物,做到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祛痰等。2.7气管、导管吸痰咳嗽无力、痰液粘稠量多以及气管内插管患儿都要及时进行气管、导管吸痰。气管内插管患儿无论是否使用人工呼吸机及有无肺部感染,均应经常进行气管内吸引。气管插管患儿如患儿咳嗽有力,分泌物不多,每1~2小时吸痰一次,若患儿咳嗽无力或分泌物量多、黏稠,则应进行注水、翻身拍背大吸痰,每3~4小时一次。注水时,患儿需交替侧卧,每次向气管内注入1~5ml灭菌生理盐水,同时翻身拍击两侧背部。深度以吸痰管不能继续顺利进入为宜,之后将吸痰管慢慢转动退出,当听

6、到吸痰声响时,再将吸管上下移动2~3次,以便将痰液彻底吸净。吸引负压以13.3~26.6kPa为宜。负压过高易损伤气管黏膜而导致出血,还可因肺泡内气体过度吸出而引起严重缺氧及肺不张,一次吸痰过程最好不超过10~15秒。一般应由两人合作,应用呼吸机患儿应于吸痰前用呼吸囊以高浓度氧做过度通气1~3分钟。每次吸引后,需要做过度通气半分钟,缺氧严重者可延长时间。如此反复注水吸引,直至将一侧痰液吸尽,再依此法吸引对侧。吸痰操作应准确、迅速、无菌并无损伤。吸痰管要软硬适度,过硬易损坏黏膜,过软则影响插入深度,难以吸出

7、积聚在插管远端的分泌物。吸痰管外径应为插管内径的2/3~1/2,过细则吸痰不畅,过粗则易引起患儿窒息。吸痰管除有端孔外,还应有2个侧孔,以防止分泌物堵塞。非气管插管患儿根据患儿呼吸情况和听诊特点,决定吸痰次数。3转归712例重症患儿平均住PICU3.75天。入PICU后原发呼吸道感染加重3例,真菌感染2例,坠积肺炎1例,经治疗全部治愈。死亡4例,死亡原因均为原发病因素。1例脑死亡患儿住PICU72天未发生严重的呼吸道感染。4小结PICU患儿呼吸道的护理管理的目的一是促进原发病的恢复,二是预防院内感染。原发

8、呼吸道感染在我们基层医院患儿多为社区感染,病原菌并不复杂,重点是预防院内感染。PICU患儿多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或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原因,易致内、外源性感染。外源性呼吸系统感染相当部分是医源性的,通过医护人员手和口鼻,污染的医疗器械(尤其是留置导管),或损伤性操作所致,也可由医院或病房内环境的致病菌侵入机体所致。院内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危重患儿的肺部感染,包括院内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已成为PICU一个非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