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高效课堂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ID:25034755

大小:61.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高效课堂实施中存在的误区_第1页
高效课堂实施中存在的误区_第2页
高效课堂实施中存在的误区_第3页
高效课堂实施中存在的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实施中存在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实施中存在的误区【关键词】高效课堂;实施;误区【屮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7)06-0068-01高效课堂,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一种高效率、高效益和高效果的课堂。高效课堂更深层次体现的是新课改理念,它是以生为本的道德课堂。然而,很多学校和老师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和误区。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课堂容量大了一定好为了能让学生在冇限的课堂教学吋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便想方设法在课堂增加课堂容量,如,在增加课堂练习的形式,甚至于压缩预

2、定课时,教师也不得不按既定的教学节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虽然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学生学得如何呢?其实单纯地通过增加课堂容量来提升教学效果,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课堂容量的增加必须以学生的掌握程度为限度,高效课堂确实是大容量的课堂,但是大容量,学生能不能都掌握,如果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或者掌握得不好,那么大容量无疑只是一种形式。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先给时间让学生去自学生字,学生自学完之后,进行了一下检测,然后开始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去读课文,然后回答几个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最后进行总结。一堂课当中什么内容都涉及到了,学生在

3、教师的带领下一步步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但是我们学生课后在完成练习时,完成得却很不好。仔细分析一下发现,教学过程中,生字的学习只是简单地停留于学生认识这一层面上,而对于字的音、形、义顾及得却很少,更不要说去运用了。课文的学习只是让学生去读了读,了解了大意,对于文章的其他?热菀仓皇峭U?教师泛泛而谈,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根木就没有顾及到。再者来说,教师将两节或三节的内容压缩到一节课来完成,那么其他时间来做什么呢?是来弥补课堂的失误。许多教师在课后发现学生掌握得不好,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就开始了机械的训练,这样一来学生的成绩虽然提高了,但是能力

4、却没有得到提高。其次,课堂容量的增加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特点。一些学习内容相对来说难度不大,而学生的学4能力也比较强,对于这样的A容可以设计得多一些。而要让学生反复去诵读、去体会的内容,就需要安排得少一些,这类教学内容虽然少,但是需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课堂当中到底需要涉及哪些教学内容,则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来慎重安排。二、高效课堂需要快节奏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对时间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在哪一环节需耍多长时间都做了具体的耍求,只耍时间一到,就会让学生停下来,如果有问题学生

5、不能解决,教师就会直接告知学生结果,虽然这样可以严格掌握教学节奏,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高效课堂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什么是学生最大的收益呢?这就需要将学生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分类。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内容是敁性的,例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背诵的内容等,而一些内容却是隐性的,例如学生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等,这些能力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显现出来的。而且在教学过程屮,一些内容学生掌握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学习这样的内容时,节奏相对来说是比较快的,而对于一些内容,则需要反复地去体会,这样的内容就需要给学生多一些的时间。因此,对于课堂节

6、奏的掌控要依据学习内容来定,要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来确定。三、高效课堂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现在涌现出来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耍少讲、精讲,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留下时间让学生去开展自主性的学习,但是少讲、精讲却不是绝对的,这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确定。对于一些简单的内容,只需要教师提示出来,学生注意到就可以了。诸如课文当屮的多音字,但是对于那些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比较难的内容,例如一些特殊句式,就需要教师反复地去强调,但是反复的强调不是要教师机械式地去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通过不同形式将学习内容呈现出来,因此,教师讲多少合适,这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四、抛

7、开课本,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有些教师在教学时比较喜欢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所有内容都被搬到了屏幕之上,在教学时学生只要跟着教学播放内容就可以学习了,但是却将课本弃之不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变成了观众。如,在语文教学时,常常强调不动笔不读书,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到了屏幕上就无法动笔了,另一方面,播放内容是很少进行回放的,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说,他们也就失去了反复学习的机会。从技术层面来说,通过信息技术将学习内容呈现出来,学生有时会过多地关注教师的呈现方式,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些干扰,反而不利于教学的开展。编辑:郭裕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