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效果观察葦木'、、、河北省衡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053000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80例,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数伴有阴道岀血。结果:在不典型胎盘早剥中,轻度胎盘早剥中,轻度胎盘早剥占多数,在木组的资料中占95.0%(76/80),重度胎盘早剥4例,占5.0%;剖宫产46例(57.5%),经阴道分娩34例(42.5%);围
2、产期共8例(10.0%)胎儿死亡,其余母婴均预后良好。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大多为轻型胎盘早剥,一般预后较好,但也应根据胎盘早剥的程度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提高预后。关键词:不典型胎盘早剥;诊断;治疗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它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典型胎盘早剥由于症状和体征不够典型,因此临床极易漏诊和误诊。木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不典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不典型
3、胎盘早剥80例,年龄23〜39岁之间,平均年龄31.2岁,其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44例,孕周20〜40周,平均孕周36.3周。1.2诱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4例(42.5%),子宫器质性病变12例(15.0%),子宫手术史10例(12.5%),外伤8例(10.0%),羊水过多6例(7.5%),脐带过短4例(5.0%),无明显诱因6例(7.5%)。1.3临床表现其中阴道流血无腹痛者38例(47.5%),阴道流血伴腹部腹痛者20例(25.0%),胎心异常12例(15.0%),血性羊水8例(10.0%),无症状者2例(2.5%)。1.4辅助检
4、查8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B超诊断出60例(75.0%),漏诊20例(25.0%)。血纤维蛋白原进行性下降36例(45.0%),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24例(30.0%),血小板进行性下降20例(25.0%)。2结果2.1临床分型本组80例患者中,轻度胎盘早剥76例,占95.0%,重度胎盘早剥4例,么5.0%。2.2分娩方式剖宫产46例,经阴道分娩34例,阴道分娩率为42.5%。在剖宫产的46例产妇中,3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子宫胎盘卒中6例,产后出血22例,DIC患者8例,所有患者并发症均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2.3母婴结局轻度窒息22例,
5、重度窒息12例,死胎4例。围产期共8例(10.0%)胎儿死亡,其余72例新生儿无明显并发症。3讨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在0.5%~1.29%之间,胎盘早剥的原因尚不确切,但多与孕妇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腹部外伤奋关,胎盘早剥起病急,发病快,若不及吋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导致母体发生休克、子宫胎盘卒中、出血等情况,围产儿会因胎盘早剥出血引起胎儿急性缺氧,新生儿窒息,甚至胎死宫内,围产儿死亡等。不典型胎盘早剥多为轻型,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因此临床易漏诊[1],根据本组资料和作者的临床绝对值,综合以下几点奋助于不内外夹攻
6、胎盘早剥的诊断:(1)对伴奋胎盘早剥诱发因素和高危因素的患者座密切观察动态变化,尽可能地及早诊断,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高龄、外伤等都是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2)对无明显的胎盘早剥诱因但孕妇出现不规律腹痛或在足月临产吋观察产程中发现与产程进展不相符的频繁宫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3)不明原因有胎心异常,B超检查中发现胎盘与子宫壁的不均匀冋声、胎盘增厚、液性暗区等需结合临床进行确诊[2】。对于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治疗,应根据胎盘早剥的程度、母儿安危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的方式。根据临床资料和作者经验,作者认为对于出血少、宫口开大,胎儿小
7、、监测胎心无变化、血红蛋白无进行性下降等可考虑阴道分娩,反之若出血过多,胎心变化,无法在短吋间内经阴道分娩者应及吋行剖宫产,在胎儿娩出后,应立即子宫肌注缩宫素,并按摩子宫,同吋配又热盐水纱布热敷,促进子宫收缩,对于情况无好转患者,因尽早行子宫切除术,以确保产妇生命安全。在本组的资料中,对80例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不典型胎盘早剥多为轻型胎盘早剥,在临床中可以通过借助辅助检查如B超检查进行确定,对于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治疗放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胎盘早剥的程度等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提高母婴预后。参考文献:[1】郭峻柳,谢增霞.
8、33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误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2):165-166[2】曾丽萍.不典型胎盘早剥早期诊断标准的再探讨[J],海南医学,2010,21(1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