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85227
大小:6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17
《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及意义确证原则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及意义确证原则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我们处在文化对话的语境中,但当下却不知道我们自己是谁,应该和谁对话,如何对话。我们患了文化对话的失语症。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史中,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的努力,这里有“中体西用”、“西体中用”,马克思主义为体,古、西为用,以及“元文化”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体用”的对话态度,其内涵的是一种先在的预设,结果却是不得不陷入一种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对话悖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观念和方法,给出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文化对话态度。由此,我们试提出一个具有普泛意义的,
2、在文化对话中如何确证中国文化身份的原则底线。关键词:对话中国文化身份体用元文化考古学1.我们的精神文化境域我们当代的文化语境是对话的语境。在对话的语境中,构成了我们的精神文化境域,即:几千年来形成的以儒释道为精神内核的中国传统文化;“五四”以来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近代以来以文明或野蛮的各种路径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这些文化在我们的精神寻觅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对话。其中,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有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对话,还有已经融入我们政治、精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以来的文化的对话。实际上,中国近代鸦片战争
3、以来的文化史,就是这些不同的文化的对话史。现在,我们仍然处在这种文化对话的境遇当中。不过,我们所处的这种对话的境遇却是一种困境。这种困境体现为:⑴我们从哪儿出发去进行对话?或者说在精神文化中的我(我们)是谁?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抑或是外来的西方文化?这还真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人们可能会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当然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但是,我们的精神文化境域却会对这种“当然”的态度说“不”。实际上,在可以称作“我们的文化”中,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并且是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了;我们不是
4、已经习惯了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一切问题,解决一切问题吗?另外,近些年来,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大举进入我国,并逐渐在精神理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成为了我们当代社会的主流话语。我们不是吃着洋快餐,穿着西服,乘着洋车,住着洋房,过着圣诞节吗?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浸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都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痕迹,这应是不争的事实。而我们的传统文化相当大部分却是在图书馆里,研究者的桌案和学校的课堂上,或者仅具有历史回忆和旅游观光的意义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已明显弱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
5、被边缘化了。实际上,今天的我们在这样的文化对话境遇中,真不知道“我们是谁”了。⑵我们和谁对话?这里的“我们”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是语言中的虚拟的“我们”。因为在当今文化对话语境中的“我们”已经不知道我们是“谁”了,文化对话中的“我们”已经丢失了。在这种失去自觉意识的对话框里,“我们”也失去了对话的对象。我们既不知道我们在和谁对话,也不知道我们应该和谁对话。所以,我们才有了从存在主义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到文化热、国学热,以及马克思热、现象学热、解释学热等精神文化寻觅的轮回。在这种精神文化的轮回中,我们在寻找着对话中的我们和对话中的对象
6、。应该说我们还处在精神文化的迷茫状态。⑶如何进行对话?在历史上,我们曾有过各种各样的对话方式。我们的先人创造了“体用”、“和合”等对话方式。通过不同的对话方式,生成着不同的原生文化。如近代以来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全盘西化都属于“体用”的对话方式。而宋明理学,既有“体用”,又有“和合”。今天的我们却在这种“体用”、“和合”等对话方式中来回游荡。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忘记了我们是谁,丢失了我们应该的对话对象;我们已经不知道应该对谁说,应该说什么,我们好像丧失了对话的能力,我们患上了失语症。我们不是又开始争论什么“纲目”(体用
7、)、“合和”,白话、文言的是与非了吗?这就是我们的境遇。我们拥有的只是那个虚拟的“我们”还没有停止的“寻找”,要(Will)找回丢失了的“我(们)”,找回我们本来的那个“应该”,从而知道“我(们)是谁”,应该和谁对话,怎样对话。可是,这种“寻找”之路是那么的艰难曲折!⒉“元文化”探究的可能与不可能━━“体用”态度的辨析近代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没有忘记他们对文化使命的担纲,一直寻找着文化对话中的“我”的身份。在历史的维度中,这种意义上的“寻找”经历了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以及介于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各种模式
8、的转换[1]。但是,这些貌似不同的“寻找”实际上都是在我们传统的体用不二的把握方式中打转转。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中体西用”说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本土身份的眷恋和守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