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

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

ID:26908132

大小:85.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30

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_第1页
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_第2页
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_第3页
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_第4页
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内容提要圆融,释义“圆满融通,无所障碍”,为整体无亏、无滞碍、不偏执、消融一切矛盾、和谐和解的意思。它乃中国佛教华严宗、天台宗、禅宗等的重要思想。圆融哲学认为,万事万物,因皆为终极实在一真法界或诸法实相所现,同一体性故,既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和特性,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中国佛学依据印度大乘经论,通过对诸法实相义、心性论的发挥,论证圆融思想,并以它为解决教内各宗派、佛教与儒道二教、佛教与世俗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圆融精神不仅运用于参禅、念佛等宗教修行中,而且表现于佛教处理一切矛盾关系的实践中,使中国佛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鲜明的

2、融合性格。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冲突仍然很尖锐,需要一种和合精神展开各种宗教、各种文化的对话,消解对立,互容并存,营造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弘扬佛教圆融精神,对促进各宗教、各种文化的和合、融合,乃至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陈兵,1945年生,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圆融,乃“中国化”佛学——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诸宗思想的重要内容,霍韬晦先生认为:绝对与圆融,乃中国佛学的特质,“中国佛教的整个方向都是向圆融之路而趋”。[1][i]此言可谓如实。圆融,近代以来也曾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是中国佛学

3、的一大缺点。从圆融思想的内涵看,其形成虽然不无中国本土儒、道两家思想的制约,而系依据印度大乘经论诠释发挥,处处引经据典,深得大乘精髓,是中印圣者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种宗教教义中,圆融思想独树一帜,引人注目,有其独具的价值,对21世纪的人类而言,特具现实意义。一、圆融思想的源流及其哲学义蕴圆融一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梵、巴原语,亦非中国诸子百家古籍中本有的词语,是中国佛教理论家所创造。《辞源》解释:“圆融,佛教语。破除偏执,圆满融通。”圆,《说文》释为“圜全也”,圜则“天体也”,是则“圆”字之义,是像天一样完全。“融”字早见于《左传》等,《辞源》解释有明亮、溶化、流通长远、和谐等义。圆与融组

4、合在一起,字面含义基本为圆满融通,有整体无亏、无滞碍、不偏执、消融一切矛盾、和谐和解的意思。在佛学中,圆融更有其特定的深刻义蕴。《佛光大词典》解释说:圆融,谓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相互隔离,各自成一单元者称‘隔历’;圆融即与隔历互为一种绝对而又相对之对立关系。[2]这一解释相当准确,然就天台、华严等宗之学而言,圆融的究竟义,是包纳、含摄、融通一切隔历的,是隔历与圆融不二、超越一切分别的圆融。与圆融相近的术语为“融通”,为融会、融和,消除矛盾与隔碍之义。圆融一语,见于《楞严经》卷四,经云: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

5、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谓四大的本性是超越时、空而恒常不变的真如。此经出现较晚,译于唐代,教界、学界对其真伪,颇有争议,即便出于印度,其中圆融一词,显然是袭用中国佛教界已流行了二百年以上的现成用语。考之典据,圆融一词,最早为天台宗所常用,署名慧思大师所著的《大乘止观》中,论述“自性圆融”、“圆融无二”、“圆融无碍法界法门”。[3]智者《观音玄义》、《法华玄义》等著述中,多次出现“法界圆融”、“三谛圆融”。圆融在华严宗哲学中更显重要,有“六相圆融”、“圆融行布”、“三种圆融”等说法。禅宗、真言、净土等诸宗著述中,也常见到圆融之说。天台宗的圆融思想,核心是三谛圆融。印度佛教大小乘一般皆说真

6、、俗二谛,为真理的两个方面,有多种解释。天台宗依据《菩萨本业璎珞经》卷上之说,建立从假入空(真)、从空入假(俗、假)、中道第一义谛(中)三谛三观。据智者《法华玄义》卷二说,三谛的含义,别、圆二教有别,大乘别教的三谛,真(空)、假(俗)、中各有其定义,真、俗二谛分别破除有、无之执,为三界内法,中道第一义谛双遮双照,为界外法,三谛隔历,未能融为一体,故称“隔历三谛”,于空、假之外有中,名为“但中”。依此见地修观,依次观空、观假、观中,为“次第三观”。圆教之三谛即圆融三谛,“非但中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谛圆融,一三三一。……即空即假即中,为不但中。”将三谛看作同一真理的三个方面,举一即三,虽

7、三而一,互相包含,“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本来之实相毕竟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能观能证之心亦本来三谛圆融,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依此圆满的见地顿观圆融之三谛,为“圆融三观”。此宗圆融说的极致,是于当下一念心观本来具足圆融三谛、圆具一切而无欠无余,所谓“一念三千”的圆观,名为“一心三观”、“圆顿止观”。华严宗的圆融思想,核心是三种圆融、六相圆融、圆融行布。三种圆融者,据《华严法界观门》,一事理圆融,世界万象与真如之理圆融不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