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

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

ID:24985092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7

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_第1页
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_第2页
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_第3页
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_第4页
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最近,听闻一同事在一周的时间内教完了两周的计算教学内容,甚感惊讶,迫不及待地想讨教其“独门妙方”,听完了他的一节课,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先用5分钟复习,再用5分钟传授计算方法,剩余的几十分钟则在学生一遍遍地练,教师一遍遍地强调中渡过,遇有简单的计算内容,教师便继续传授,学生也继续练习------一节课下来,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居然很高。这不由引起了我的深思:计算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的掌握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他们今后参加工作所必须的最基本技能。广大数学教师一直很重视这部分的教学,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如果按照新的

2、时代要求和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一:过分强调“知识性”。即重知识,轻能力。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一言堂”地教,学生“正襟危坐”地学、“紧锣密鼓”地练;或者是师生打乒乓式地一问一答,一问一齐答;甚至还有些老师把抄法则,默法则作为教计算的法宝,常用不倦------这样的教学过多地注重学生运算知识的掌握,过多地强调学生运算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他们多方面数学能力的发展和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长此以往,致使许多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问题二:过分追求“形式化”。即重形式,轻实效。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当

3、教师出示例题,学生列出+后,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分析了这两个分数的意义,眼看学生就要齐答出=了,这时教师的引导“嘎然而止”,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出答案------在公开课上,常看到这样单纯为体现新课程理念而精心设计的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环节,而究其实效,又有多大?还有些数学课堂中充满了繁琐的计算和推导,并美其名曰:“训练思维”------这样的大搞形式,忽视了数学计算的真正价值,学生看不到数学的用处,学不到真正的知识,更谈不上会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了。  问题三:过分依赖“熟能生巧”。即重“熟练”轻“巧练”。的确,熟是能生巧,但它必须建立在通过教师实施有效、富有个性的教学,学生通过观

4、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真正理解了问题本质的基础上,他们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否则,单纯地想利用多练、搞“题海战术”来达到“巧”,恐怕是“欲速则不达”,只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把学生变成了习题的“奴隶”。那么,如何改革传统的计算教学,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计算课堂呢?(一)、注重过程,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1、动手“做”数学,理解算理的科学性。“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过程、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能促进多种感官协同

5、参与认知,能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表象的建立,算理的探究。如教学“需要进位的笔算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一课,例题是36×2,最简单最省时间的方法是直接列竖式教给学生“二六十二,二三得六,六加一得七”,但“为什么要进位”,“怎样进位”对一些学生来说,还是没搞清,而这恰恰就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突破?我设计了师生共同摆小棒,操作36×2的环节,用小棒上下分别摆出1个36后,学生直观地看到左边共有6捆(60根)小棒,右边共有12根小棒,可把12根里的10根捆成一捆,进到左边的6捆里,得7捆------通过这样的一摆、一捆、一放,在学生头脑中就形成了进位的表象,直观地理解了进位的方法,为以后自主探

6、究“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打下了基础。  2、鼓励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系统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我们的数学教学,许多时候是运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使知识得到发展的。而这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如果我们能抓住知识上的联系或者类似、相通之处,利用知识的正迁移规律,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大胆探究,就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不断扩充、构建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三年级的“笔算乘法”这一章节,由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所以每节课我都给足学生自主探究

7、、尝试计算的时间,再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例题的计算方法。当他们发现自己独立探究出来的结果与例题一样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充分感觉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探究的快乐;当他们始终计算不出来或计算有错时,心理上就处于“愤”、“悱”状态,急切地想知道应该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计算中要注意什么,这时候教师的点拔、指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渐渐地,他们探究的意识越来越强,常会主动自学新的计算内容,所学的知识越来越系统,迁移类推的能力也开始逐步提高。  3、重视互动交流,提倡算法的多样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