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与教师备课

行动研究与教师备课

ID:24977040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行动研究与教师备课_第1页
行动研究与教师备课_第2页
行动研究与教师备课_第3页
行动研究与教师备课_第4页
行动研究与教师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动研究与教师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动研究与教师备课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已经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观念。但在操作的层面上感觉无从着手,也是许多老师存在的困惑。本文结合学习《金塔县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从行动研究的角度就教师备课谈一点看法,和老师们交流。  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模式是设计→行动→观察→反思,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循环,螺旋上升。  设计。设计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想、策划。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就无所谓设计了。设计意味着针对问题,提出假设。任何假设都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假定性是说它

2、具有推测的性质,即这种假设是现实中暂不存在的或未被确认的,或虽见于彼处却未见于此处的,它可能被实践证实,也可能被证伪,因此,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但是假设又并非臆断,它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以经验事实为根据,又经过研究者的论证和交流,因此,假设又具有科学性,正是科学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假设也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能使研究活动更富有预见性。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假设,是解决教学问题、发现教学规律、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当然,一个好的有价值的研究假设的提出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

3、研究者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研究假设。  行动。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于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它具有以下特性:第一,验证性,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所有的设计在行动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设,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行动绝不是按图索骥的按部就班的机械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在行动时,不能拘泥于事先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根据的调整、变更。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任何行动都应该无一例外地遵循人

4、道主义原则,体现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无条件地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行动的最高原则。验证和探索只有在完整地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的前提下进行才是有价值的、符合教育道德的。  观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第一,整理和描述。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问题、设计和行动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及其“情节”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第二,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问题、设计与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背

5、后的理念,提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  反思。反思在行动研究中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反思成果就是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予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改正,它不可能停滞在一个凝固的“成果”上,而是一个不间断的自我修订、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任何反思,都只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从以上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行动研究的过程和老师备课、上课的过程有相似之处。如图所示:  设计相当于课

6、前备课,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研究活动的直接依据。教师要把日常的备课活动提升到教学设计的高度来认识,使备课与研究成为一件事而非两件事,这正是“教学即研究”口号的本意。行动相当于上课,是对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检测。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反映在教师上,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身上;不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对教的配合,而是把学生看作学习的真正主体和教学过程运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与评价,则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后的。要注意全面性和及时性。反思就是二次备课,根据观察与评价收集

7、到的材料,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正。  当前教师备课、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备课存在的不良倾向是,过分依赖已有的教学经验,凭原来的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备课笔记。习惯性而不求进取,简单化而不精心设计,程序化而不求创新,形式化而不求实效,惰性化而不下功夫。针对这些问题,借鉴行动研究方法,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来研究,就能很容易发现经验性备课的不足。那么,中老年教师、甚至骨干教师需不需要备课、怎样备课,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还有一个写教案的问题,一些骨干教师认为,备课可以“心备”,写教案是体力劳动,对业务素质提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早已证

8、明,思维和表达、特别是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