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

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

ID:24964624

大小:6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_第1页
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_第2页
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_第3页
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韩甜1杨巧贞2(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471000)摘要:目的:分析PICC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应用及护理。方法: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静脉输液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10例,依据穿刺方法不同将210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105例,其中传统组釆用传统的头皮针和普通静脉留置针,改良组釆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结果:传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并顺利完成输液治疗59例;二次及以上穿刺46例,平均置管时间为3天。改良组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且顺利完成K:时间治疗,平均置管时间4月。结论:

2、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为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的途径,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用药过程中患者的恐惧,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关键词:PICC置管术;肿瘤患者;应用;护理引言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PICC的主要目的是给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及便于静脉输注高刺激性或者高渗透压的药物。PICC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因为与传统的输液方法相比,其维护更加方便、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PICC大大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皮肤及外周血管的损伤,更加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导致的血管损伤,显著降低了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楚,提高了患者对

3、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一、临床资料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釆用静脉输液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10例,男123例、女87例,年龄28-80岁。依据穿刺方法不同将210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105例,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头皮针和普通静脉留置针,常规安尔碘消毒穿刺处皮肤,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静脉穿刺操作,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接上静脉输液装置;改良组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由经过专职培训取得穿刺资格证护士操作,操作吋穿隔离衣、戴手套,穿刺区域最大化面积铺设无菌巾,安尔碘消毒肘正中穿刺皮肤处2遍,严格按

4、照无菌技术进行静脉穿刺操作,穿刺成功后做冋血实验,若冋血良好、确认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使用交叉法固定管路并接上静脉输液装置[1】。穿刺术成功后,选用透气性好的无菌透明贴膜固定导管,将导管入U与外界环境隔离,形成阻挡外来细菌感染的屏障。输液过程中,若患者出汗多、浸湿敷贴,则应随吋更换;要密切观察穿刺点冇无变红、滲漏或水肿,触摸穿刺点冇无疼痛和硬结,注意患者体温的变化;告知患者置管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改良穿刺肢体的衣袖,以免穿脱上衣时将导管拔出;要及吋更换穿刺处贴膜、清理血渍,皮肤较敏感的患者应每天消毒更换贴膜1次,更换贴膜时动

5、作应轻柔,要从下向上撕去贴膜;肝素帽接头使用后要注意防止污染,肝素帽每3〜5天更换1次,输液时严格消毒;每天输液前用10〜20ml生理盐水以脉冲式冲洗导管,输液完毕,再用不少于10ml的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观察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临床效果。二、结果传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并顺利完成输液治疗59例;二次及以上穿刺(包括一次穿刺成功后,输液过程中发生滲漏、堵管而重新穿刺者)46例,苏中堵管39例经重新穿刺完成治疗,出现药物外渗引起静脉炎10例,经局部药物封闭及硫酸镁湿敷后好转完成治疗。平均置管时间为3天。改良组: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且顺利完成长吋间治疗,无堵管、

6、外漏发生;仅1例在置管后1月因自觉穿刺路径疼痛不适(局部皮肤及血管走向无异常)而拔管。平均置管吋间4月[2]。三、讨论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常需要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吋间输注化疗药物治疗。而传统的外周静脉穿刺术是应用普通头皮针或普通留置针,.其穿刺部位表浅、不易固定,且因针头材质硬,穿刺肢体稍微活动即可使穿刺针滑出血管外或穿破血管,因而一旦穿刺成功则需严格限制肢体活动;由于反复穿刺的机械刺激及化疗药物的渗漏可导致局部皮肤组织坏死,因而给患者带来不便与痛苦,且使治疗不能顺利进行。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吋,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

7、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患者活动不受严格限制;且留置管道材质较柔软,因而可避免静脉炎及皮肤软组织的损伤。恶性肿瘤患者,往往由于数个疗程的放化疗及营养支持的治疗,需长期静脉摄入治疗药物或营养支持。常规的肿瘤护理在治疗过程中会反复穿刺浅静脉,来完成患者的输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只能承受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容易发生血管炎,局部皮肤水肿及皮疹等并发症,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PICC技术,此项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可长期留置,使用安全有效,维护简单安全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PI

8、CC置入的导管顶端固定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这些血管管腔大、血流速度快,可快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