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04037
大小:5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探(渠县李渡乡第二中心学校渠县635200)数学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指出:要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无处不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己掌握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要把数学课堂打造成“生活课堂”,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习生活的过程,从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藏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1.捕捉生活素材,贴近学生生活。我们
2、的生活木身就是一个数学大课堂,包含着无数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勤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更加贴近生活。传统的数学教学并不注重对生活中数学的挖掘,导致很多教师的课堂沉闷乏味,这客观上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行。在新课标理念下使我更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选择对教材的只体情节和数据做适当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联系实际探索,再现生活情景。数学虽然显得十分的抽象,但其在生活中都是有实际运用的,只要我们能够找出数学知识的原型,数学知识的教授就会简单得
3、多。学生对能够在U常生活当中找到原型的数学知识比较感兴趣,对这类知识的学习也比较得心应手。例如,在讲银行利息的公式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讲解这节课的内容,举自己存款为例,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得到提高。在知识点讲完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两道例题.这样学生对于此种题型就迎刃而解。2.进行生活化游戏,提高数学兴趣。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奋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U、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把数学知识“蕴藏
4、”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生活的数学游戏,引领学生数数字,增添学A)的趣味,达到相得益彰。如在教学了“20以内的加法”后,让学生从家里拿来1一10的扑克牌玩,在课堂中玩加减游戏和比大小的游戏。又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后,设计一个摆数字的游戏,让学生用火柴棒摆数字,说说每个数字用了几根火柴。然后告诉学生只要移一移,添一根或去一根,这些数字之间能够相互变化,让学生通过合作游戏,自己去发现,然后汇报成果。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地非常主动,通过不断尝试,发现了其中的奥妙。1.营
5、造生活化氛围,思维学生训练。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0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85-98=185-100+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85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8元的补品,准备给奶奶补身体。她
6、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8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冋2元,(应加上2元)。所以,多减去的要2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2.运用生活化语言,强化数学感知。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M-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苏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
7、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4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吋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Ml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冋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1.结合生活经验,培养探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
8、的心灵深处都冇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比较,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在学习完《长方体》一节后,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一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