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ID:24901007

大小:56.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_第1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_第2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_第3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王引(大竹县二郎乡中心校大竹635100)培养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是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以“教的目的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一)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一节课讲完,学生连书都没有打开过。学生学得很被动,题目稍微

2、变化,就束手无策,离开老师,寸步难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要把学生的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自读、自思、讨论、自练,这样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预习。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

3、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異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二)试着看懂例题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冏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

4、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三)寻找生活数学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0标之一。因此,预习吋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样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学生对某事物奋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每节课的开始,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

5、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教师适吋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倶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认识直线》吋,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西游记的故事,在西游记中,本

6、领最人的要数孙悟空了,孙悟空有一支神奇的金箍棒,要长能长,要短能短,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晴想象一下,他的这支金箍棒有什么神奇的特点呢?(能变长能变短,两头可以无限的延长,它是笔直的……)今天啊,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来认识一种像金箍棒-样的“线”一一笔直的、两头可以无限延长的,就是直线。在故事的吸引下,学生能够兴趣盎然的,带着一种积极主动的最佳心理情感,进入知识的探索阶段。三、加强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合作的机会课堂教学中冇不少地方如果能适吋引导,不仅冇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7、,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0测”吋,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人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这种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二)形成合作的习惯冇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吋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可建立若干个“四人或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一

8、一共同提高。(三)提高合作的效果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吋进行引导,让合作有意义,出成效。四、放手让学生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