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3143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小学计算课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计算课教学 计算课该如何上?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教师还是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计算本身,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选择合理的算法,显得更为重要。针对此情况我们在教学中探索出了计算课该如何上,旨在抛砖引玉,敬请同行不断修正、完善。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之前,创设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使学生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下一步探究计算方法打
2、下基础。但情境的创设要特别注意讲求实效,关注数学的实质,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比如,我们在教4+1=5这个算式时,没有刻意地去设计情境,而是把这个算式与教室内的事物联系起来。教室前面的墙上有一面国旗,国旗中就蕴含着一个与4+1=5这个算式联系非常密切的数学问题。学生在观察国旗时,发现了很多问题,虽然有些问题不属于数学的范畴,我也加以鼓励。当然也有学生发现国旗上有4颗小星星、1颗大星星,并提出了问题:“国旗上一共有几颗星星?”有些学生在观察时已经产生了运算策略。教学非常顺利,而且学生还受到了爱国
3、主义的教育。 2.复习旧知导入4 小学数学上的计算都是由浅入深、有层次地出现的,新旧知识递进性较强,合理地继承过去常用的“由旧引新”引入新课的方法,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无论是从数学的学科特点来讲,还是从数学的教学特点来看,都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引入方法。比如二年级下学期教学混合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采用这种导入就比较好。 二、进行新课 1.独立思考,探究算法 新课教学时,教师应当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数学、用数学的主人。具体做法:一是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算法;二是让学生
4、交流算法。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有自己算法的同时,也要熟悉、了解其他的计算方法。所以,当学生汇报各自的算法后,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一种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最后要在教师的主导下,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对算法进行比较,有效促使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方法作出积极的反思和必要的改进。让学生自己明白计算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质疑问难,理解算理 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公布于众,便于大家评议,教师并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与灵活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算理,确保每个学生掌握基本运算技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总结算法,归纳小结4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孩子也一样。他们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不会因为别人的意志而转移。当学生他有一种方法的时候,往往以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就会很自然地抵制或抗拒和自己不同的方法。此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他的方法没有错,但老师希望他还能了解其他同学的算法,提高自己计算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当然,这里有一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即对一些思维
6、敏捷、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要求他们掌握多种算法,并能灵活运用;对一些中等学生,应该鼓励他们逐步尝试一些自己不甚熟悉的算法;而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们使用某一种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模仿练习 授课之后,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模仿练习,让学生尝试计算法则的运用。通过练习,及时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发现错误,及时指导,矫正补缺。比如,让一个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数,要求另一个学生想出一个算式,得到的结果是这个数。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加减法运算
7、练习的过程。对这种参与性很强的学习方式,学生很有积极性。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了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等知识的复习,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强了信心,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2.变式练习 当学生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后,我们还应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的各种练习,这样学生才对所学知识形成技能,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速度快、正确率高的目的。4 3.发展练习 学生层次不同,教学时我们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
8、出发,考虑学生的差别,使各类学生都得到激励、发展。现在我们关注学困生的时候多,关注优等生的时候很少,因此对那些思维敏捷的学生,适当安排一定的发展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教师要把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真正渗透到计算教学的课堂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算理的过程、总结算法的过程,从而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