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8797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柳传志眼中的企业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柳传志眼中的企业管理
2、第1.lunwen1.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认为,对一个企业来说,核心技术重要,但管理也很重要,否则靠高技术暂时上去了,还会下来。成功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管理失当将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高科技企业也要抢占管理制高点。用管理克服机制的弱点民营企业能否做大、做长的根源在管理。管理分两个层次,一是经营这一层次: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一个是基础管理:结构、激励机制、领导班子建设。前两年联想提出了二次创业问题,主要是以前注重经营这一层次,但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班子不和、激励机制不活、小金库等基础管理问题。经常有很好的企业因为班子问题突然垮台。
3、想要把企业做大,先抓经营层次的管理,这是没错的,但内部的基础管理也要加强。从联想成立之日起,联想投资人中科院计算所就给了联想三权:人事权、财务权、经营决策权。这使得联想成为了一个具有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四自”民营特点,而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国有民营企业。柳传志说,国有民营机制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产物,它可能产生两个问题:或者是压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或者是经营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摆脱监督从而损公肥私,”庙穷和尚富”是这种机制下的典型特征。联想创业者的功绩是既然选择了这种管理机制,就一切照规矩办。联想的创业骨干击掌盟誓、制定天条,绝不做任何损
4、公肥私的事情。这对联想在后来的发展中树立正气,建立管理规范起到了榜样作用,为平稳转化为多种经济成份的股份制企业奠定了基础。联想的主管领导中国科学院为了支持联想的发展,在1994年和联想的管理层签订协议,把35%的分红权送给了联想的员工持股会,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初步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这是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应该树碑立传的创举。作为中国科学院,它的权力不允许它涉及联想的股权,它只能决定联想的分红权。然而就是这种机制的变革,对联想以后的发展,对联想的新老交替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中科院对联想的领导是用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派出代表的方式实施的,完全不是行政
5、对企业的领导。这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典范。定好目标踏实迈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民营企业极其活跃,但能办大办长的为数不多。联想给自己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办长期的、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它步履坚实地走过16年,利润和规模都在高速发展。联想对此有两点体会:第一是战略目标明确坚实,实现的战术步骤扎实可靠,步步逼近分阶段达到目标。有一些企业,五年前和五年后变化不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没有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太高不切实际;战略目标不坚实,经常变更;不会分解成战术步骤实施;实施过程中,遇难就退。这些都和企业经营者的立意有关,有
6、的企业经营者只”炒快勺”,赚一把钱就走。那当然是房地产来了就做房地产,炒股来了就炒股—本身就不想办大办长,所以自然就没有战略,或者战略目标总是游移不定。这也和方法有关,虽立意高远,想做长做大,但不知如何下手。第二点体会是要研究企业管理规律,夯实管理基础。由于中国的企业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定环境,使国内以前的有关企业管理的教科书和西方的教科书甚至企业管理经验介绍都不能直接搬用。在西方,管理的内容比如ERP、MRP、ISO9000等在企业之间常是通用的。因为企业的运作环境相同,就像计算机的应用软件,由于有同一个操作系统而能互换一样。中国和西方的运作
7、环境却有很大的差别,必须针对这个运作环境修改或重新设计管理的理论和内容。比如实施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系统的实质就是让不规范的管理方式服从于规范的管理程序,而在中国的企业中形成不规范的管理方式的原因,主要是潜在原因,比国外企业复杂得多,因此完全照搬国外实施ERP的方法肯定行不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用ERP抢占管理制高点在中国市场,联想主要竞争对手是国外品牌。为此企业制定的竞争策略是加强管理,苦练内功,发挥成本优势。在中国本土,外国企业的一切管理费用,包括市场推广、销售、服务、加工都远高于中国本土企业,这是中国企业具有的先天优势。不仅如此,联想
8、苦练内功后大大缩短了库存周期。在PC领域,由于元器件价格变化极大,所以库存周期的长短是形成成本的第一因素。联想苦练内功,卡紧每个环节,大大压缩了库存周期,使成本急剧下降。1996年联想连续四次降价,成了中国市场价格的领导者,导致了联想电脑第一次在中国市场夺魁。这是依靠本土市场的优势,充分发挥管理作用得到的结果。联想集团在1997年后步入了迅猛发展的高速增长期,其管理程序软件已经很难支撑公司的高速运转。与此同时,来自公司外部环境的压力增大,IT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国内外同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联想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内外大公司的挑战,在与国内外竞争对手抢占制高
9、点的竞赛中率先在内部管理上得分,是联想赢得最终胜利的必然选择。去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