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

ID:24742164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质疑;自  主式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09―0040―01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运用“质疑式”和“自主式学法”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质疑式”教学策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

2、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1.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对要学习的新知识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质疑问题时,往往不能提到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2.4教授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好问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天性,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

3、提出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新想法,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材的内容和重点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问得不着边际,逐步引导学生的质疑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  3.引导学生讨论,恰当处理质疑与释疑的关系。学生发现并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这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释疑方法不妥,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

4、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地否定,而是要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记忆深刻,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4.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首先,要把握质疑的时机。其次,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再次,要允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最后,要防止时间不够,防止质疑流于形式。  二、“自主式学法”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做好复习铺垫,引入新知。这一教学过程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形成新知结构的根基。教师必须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准为新知识提供最佳关系的旧知识,设计铺垫性练习,

5、唤起学生的原认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准备知识基础和思维导向,诱发学生主动探知,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4  2.帮助学生自学探究,内化新知。这一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学尝试,自己发现问题、小组探究讨论问题、全班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把握探索问题的“度”,要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也会产生种种情感。教师要因势利导,不断加强点拨,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架桥”,帮助学生克服认知上的障碍。  3.

6、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强化新知。这一过程既是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又是促进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有效训练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设计好练习。练习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难易要适度,要有趣味性,习题既要有强化新知的基础题,又要有动手操作的实践题;既要有突破难点的针对题,又要有克服思维定式的变式题;既要有以新带旧的综合题,又要有一题多解的开放题。要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强化认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4.当堂作业,巩固新知。这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为了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

7、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内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作业内容要因材施教,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要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5.4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构建知识体系。全课小结是教学中的最后一个过程,主要要做到突出新知,再现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归纳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还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探索知识的喜悦,促进学生乐学。  编辑:王金梅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