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诊疗分析

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诊疗分析

ID:24735751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9

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诊疗分析_第1页
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诊疗分析_第2页
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诊疗分析_第3页
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诊疗分析_第4页
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诊疗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诊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诊疗分析李国旗张继斌李强田春辉田成路亓玉彬刘舰孙富宇赵长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吉林长春130033[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与(有限)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2012年4月—2014年8月53例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随机分组,治疗组31例,给予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术中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针能准确置入并能明确判断骨折复位情况,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C臂透视引起的损伤,并减少术后感染,加快康复速度,是一种稳妥可行的方法。.jyqk,采用牵拉、折顶等方法先恢复胫骨大致长度及力线,再取髌骨中部至胫骨近端长约5cm纵性切口,劈开髌韧带,分别牵向两侧,在胫骨结节上缘2cm斜坡处中点偏内侧打入导针,开口器开口,助手屈曲膝关节约100°,用金手指复位器复位,当复位器通过骨折端后,术者明显感到骨折端稳定,向远端插入长导丝,扩髓至远端髓腔,取出髓腔钻,维持导丝在髓腔内的位置,选

3、择比最后一个扩髓器小1mm的直径的髓内针,沿导丝插入合适长度的近端带有瞄准器的髓内针,同时用手指于骨折端小切口内复位游离小碎骨块,可吸收线简单固定或通过挤压作用附着于骨折端,分别锁入远近侧锁钉,C臂透视见骨折端位置良好,碎骨块移位不明显,锁钉位置正确,再置入尾帽,冲洗切口,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对于简单的A型骨折或移位不明显的B型骨折给予闭合复位内固定,因胫骨近端骨折髓内针固定后易出现前后成角,大多数需行切开复位阻挡钉或拉力钢丝固定,切开复位过程中尽量避免剥离骨膜及与小骨折块相连的软组织。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需详细观察术中复位情况,并记录手术起止时间、

4、术中失血量(以术后Hb计量)、骨折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的发生。1.4术后处理两组头孢类抗生素术后常规使用24h,停药后改口服1周。术后24h即行股4头肌舒缩煅炼,并逐渐行髋、膝、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术后2周非负重扶拐行走。定期复查术后X线片,了解骨折位置、愈合情况及时间。1.5骨折预后评定标准①经X线检查,证实有无骨小梁通过骨折线,或有无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②经过一定的负重后,有无不适症状或疼痛症状;③给予常规的临床检查,注意观察患者的活动情况,判断患者活动时是否存在疼痛症状,是否存在叩击痛或局部压痛[3]。1.6统

5、计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术后每个月复查X-P并检查相应关节活动度,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14周,出现1例骨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18周,出现3例骨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患者术前合并腓总神经损伤,术后通过踝关节中立位石膏托外固定予以辅助治疗,所有患者均无松动及拔针现象,愈合率94.3%,下肢功能恢复优48例,治疗组良3例(90.3%(28/31)),对照组

6、差2例(90.9%(20/22))。见表1。3讨论下肢长骨骨折多为暴力伤,软组织挫伤较重,且骨折移位明显,往往需手术内固定,常用的内固定器材是钢板和髓内针。钢板虽能恢复长骨长度、有效控制骨折端成角和旋转,但属于偏心固定,术中剥离骨膜重,发生骨不愈合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较多[4]。髓内针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为髓内固定,属于中央型轴心式固定,骨折固定后对骨的力学传导是应力分享式,对肢体的生物力学干扰较小[5]。交锁髓内针既可恢复下肢长骨长度、有效控制旋转和成角,同时具有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和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故成人下肢A、B型长骨骨折宜采取交锁髓内针固定

7、[6-7]。采用交锁髓内针治疗时应根据术中情况选用闭合复位及(有限)切开复位穿针技术。闭合复位穿针手术时不切开骨折断端,可以保护骨折端血运。研究表明[8],骨折断端血肿含有较多的生长因子,影响和调节着骨折愈合的全过程。但是由于闭合复位时只是恢复了下肢长骨长度、有效的控制了成角和旋转,骨折端碎骨块无法解剖复位,使骨折端有效接触面积相对减少,且患者术前软组织挫伤程度通常较重,反复手法复位加重局部软组织损伤,使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出现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有限)切开复位属于有创性开放复位,但术中操作同样可不剥离骨膜,不干扰与骨折块相连的软组织,

8、局部软组织损伤较轻。从而保留了骨折端血运,不影响骨折愈合,同时使骨折断端有效接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