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193810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骨折;胫骨骨折 [摘要]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股骨、胫骨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本组共治疗71例,优60例,良11例,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深部感染发生,亦未发生锁钉断裂或髓内钉折断、弯曲现象。结论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具有准确复位,固定牢靠,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有利于骨折愈合,可早期负重,进行功能锻炼的优点。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骨折;胫骨骨折 2001年5月~2004年10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
2、胫骨骨折71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71例中,男49例,女22例,年龄18~73岁,平均36岁。骨折部位右侧32例,左侧39例;交通事故伤52例,跌伤及其他伤19例;开放性骨折31例,闭合性骨折40例;粉碎性骨折56例,横断、斜形骨折15例;股骨骨折26例,胫骨骨折4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3例,合并颅脑损伤9例,合并腹部内脏损伤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h~10天。 1.2治疗方法 1.2.1闭合性骨折以胫骨骨折为例。取胫骨前内侧切口,依次切开各层,切开骨膜并剥离,行骨折复位,用短钢板临时固定
3、骨折,于髌韧带正中做小切口,纵形切开髌韧带,于胫骨平台下1.0cm开路,顺行扩髓,打入合适之髓内钉,并安装远近端销钉各2枚,取出钢板,用钢丝环扎固定碎骨块。 1.2.2开放性骨折本组开放性骨折病例均于伤后8h内行手术治疗。反复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及稀碘伏冲洗3遍,清除全部异物及失活的软组织,剔除骨面污物,再以双氧水、生理盐水、稀碘伏冲洗。通过原创口或扩大原创口或另前内侧做切口。依前法行骨折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一期缝合伤口,对软组织缺损直接缝合,张力较大时,均采用减张缝合。 1.3疗效评定标准优: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无行走障碍;良:
4、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偶有疼痛,轻度行走障碍;可:关节活动中度受限,活动时疼痛,中度行走障碍;差: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经常疼痛,严重行走障碍。5 2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10个月~2年。全部病例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伤口甲级愈合66例。5例伤口部分感染,经抗感染及伤口换药后治愈。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经统计学分析表明,伤口愈合时间短,感染率低,下地时间早,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及深部感染。未发生锁钉断裂或髓内钉折断、弯曲现象。71例中,优60例,良11例。 3讨论 最完善的骨折治疗方法应是能安全牢固的固定骨折,能使软
5、组织和关节早期就可以开始活动,而且在愈合阶段就可持续活动,一旦时机允许就可以开始负重行走,髓内钉可满足上述要求。髓内钉中轴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交锁髓内钉适用于股骨及胫骨闭合性、开放性骨折。距胫骨平台6cm以上、踝关节面5cm以上的胫骨折均可用髓内钉固定[1]。 开放性骨折应用髓内钉,以往认为是禁忌证,原因是破坏了骨髓及其血液循环,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但髓内钉固定比其他外固定方法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固定,防止骨折的短缩、成角及旋转,且对软组织损伤较小,更容易处理软组织损伤[1],也不增加感染。本组病例感染率低,可能与彻底
6、清创、术后应用抗生素有关。5 闭合复位穿钉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失血少、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缺点是需具备一定的设备,且骨折复位难达到解剖复位。切开复位能使骨折达到解剖或近解剖复位,且可处理血管、神经损伤及骨折端的软组织嵌插;缺点是需在骨折部位切口并分离软组织,剥离骨膜,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增高。本组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伤口感染率低,可能与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软组织及骨膜损伤、术后应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有关。 髓内钉插钉技术分为扩髓与非扩髓两种。主张非扩髓的学者认为:胫骨扩髓可增加感染发生
7、率,干扰皮质血供,加大创伤,可能导致肺栓塞等致命的并发症。主张扩髓的学者认为:扩髓可增加髓内钉与骨床接触面积,增加了固定的稳定性,可用较粗的髓内钉。本组病例采用手动扩髓,手动扩髓对骨内膜血供的破坏较小,且扩髓后的骨屑散布于骨折处,相当于自体植骨,能促进骨折愈合。 带锁髓内钉分为动力型和静力型两种固定方式,大多数学者认为稳定型骨折用动力型固定,但二者骨折愈合方面无明显区别。本组全部采用静力型固定,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本组病例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并未增加感染机会及延迟骨折愈合而且可使骨折达到解剖或近解剖复位。5
8、 [参考文献] 1罗先正,邱贵兴.髓内钉内固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1,62-65.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