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ID:24627264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_第1页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_第2页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席文泗阳康达医院,江苏泗阳223700摘要:目的探讨利用MSCT图像工作站后处理技术行鼻骨骨折的诊断。方法对我院2014年11只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40例鼻部外伤患者行MSCT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后处理。结果12例有鼻骨先天变异,15例为单纯鼻骨骨折,合并上颂骨额突骨折10例,鼻中隔骨折8例,筛骨纸板骨折4例,上颌窦壁骨折6例,鼻颌缝分离12例。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能更清晰直观的显示鼻骨骨折及合并征象。关键词:鼻骨骨折;MSCT后处理技术鼻骨骨质菲薄,从鼻尖至鼻根骨质乂逐渐增

2、厚[1],加上特殊的解剖部位,外伤时极易骨折,同时易累及邻近骨结构,形成复合型骨折。鼻骨骨折的严重后果是鼻部塌陷畸形和功能障碍,因此准确地判断鼻骨有无骨折以及骨折的类型,对及时处理鼻外伤只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1.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40例鼻部外伤患者。所有病例采用GEBrightspeedl6CT机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80mA,矩阵512×512。轴位薄层扫描和高空间分辨率骨算法重建,ADW4.5工作站行VR、MPR图像后处理。轴位扫描时患者仰卧,扫描基线为下眶耳线,中心线与

3、鼻骨垂直,FOV:18cm,窗宽2700HU,窗位700Hu,扫描范围为额骨鼻突至鼻尖。2.结果单纯鼻骨骨折15例,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10例,鼻中隔骨折8例,筛骨纸板骨折4例,上颌窦壁骨折6例,鼻颌缝分离12例。3.讨论3.1鼻骨的解剖鼻骨在解剖上紧邻上颌骨额突、泪骨和额骨鼻突,他们彼此借骨性连接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正常的鼻额缝、鼻颌缝和缝间骨[3】。鼻颂缝:鼻骨外缘全长与上颌骨额突前内缘之间的缝连结,是影像上最易与骨折混淆的骨缝[4】。鼻骨孔位于鼻骨的中下部,内有鼻外动脉、静脉及神经通过[5】,多垂直或斜行穿过鼻骨板,呈管状走形。3.2正常变异常见

4、的变异包括鼻骨内收或外翘状变异,缝间骨[6】以及驼峰状或鹰嘴状鼻骨尖。缝间骨多位于骨缝附近,呈游离的圆形或类圆形小骨片,与鼻骨尖“驼峰状”或“鹰嘴状”变异一样,均呈镶嵌状而非脱出状;鼻骨的“内勾”或“外撇”状变异多表现为两侧鼻骨尖对称性内收或外翘,骨质连续性良好。3.3鉴别诊断3.3.1正常的鼻骨骨缝,鼻颌缝正常吋宽度若宽度≥lmm则为鼻颌缝分离。断层图像易将鼻颌缝误诊为骨折线,而通过VR重建就解决了此问题。3.3.2鼻骨的正常变异或发育的个体差异与鼻骨骨折的鉴别诊断,在奋面部外伤史的患者,通过VR及MPR重建,点对点査看可以发现内收或外翘型鼻

5、骨变异,骨质连续性良好;缝间骨紧邻骨缝,且与邻近连接骨走行一致,鼻骨尖驼峰状或鹰嘴状变异一样均呈镶嵌状而非脱出状。而外伤时鼻颂缝极易发生错位、成角,相互咬合的骨质断裂后可见游离小骨片,但与邻近连接骨走行不一致。3.3.3鼻骨骨折与上颂骨额突骨折的鉴别诊断,当鼻骨或额突骨折线紧邻鼻颌缝吋,易出现混淆,由于两者的损伤等级不同,诊断应注意鉴别[7]。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条鼻损伤(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二)鼻损伤明显影响鼻外形或者功能的。该伤应该构成轻伤十级伤残。如果是轻伤,则构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

6、轻微伤,则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3.4鼻骨骨质的CT诊断价值:鼻骨侧位X线平片不能显示纵行和无移位的斜行骨折,不能确定鼻骨骨折的侧别,也难以发现正常的鼻骨变异。CT的密度分辨力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无图像重叠,可清楚显示鼻骨骨折的有无、骨折的侧别、骨折的类型、骨折片情况以及相邻骨结构的骨折情况。更易发现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细微骨折和隐蔽的复合型骨折。因此,我们建议,临床拟诊为鼻骨骨折的病人,CT检查应常规进行薄层横断面扫描和VR及MPR重建,可获得更可靠的诊断结果。参考文献:[l]RegeresLF.Radiologyofskeletaltrau

7、ma.NewYork:Churchil,I1982.247.[2】周乐夫,向子云.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中国新医药,3(5):54.[3】曲永惠,王振常,鲜军舫,等.高分辨率CT对鼻区复合骨折的诊断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0):675.[4】王锡增,肖德贵,宿秀峰,等.钼靶X线放大摄影诊断鼻骨骨折[5】耳鼻喉科学编写组.鼻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8-29.[6】曲永惠,王振常,鲜军舫,等.高分辨率CT对鼻区复合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0):675-677.[7】

8、高云涛,宣树卿,胡靖远.上颔骨额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16(3):145-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