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原因诊断中的价值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原因诊断中的价值

ID:20535271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3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原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1页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原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2页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原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3页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原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4页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原因诊断中的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原因诊断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原因诊断中的价值胡仁健钱雁平余乐鹏张水先余文行(江丙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333000)【摘要】目的探讨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肠梗阻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双盲法分析6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MSCT表现,比较常规横断面图像和结合后处理图像对肠梗阻不同病因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在65例中,CT常规横断面图像和结合后处理图像均能明确诊断肠梗阻。肠梗阻不同病因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方面,常规横断面结合后处理图像的诊断符合率为92.3%(60/65)高于常规横断面图像的72.3%

2、(47/65)(P<0.05);肠道外病变性梗阻中,常规横断面结合后处理图像病因诊断符合率93.3%(28/30)高于常规横断面图像的70.0%(21/30)(P<0.05);肠壁病变性梗阻中,常规横断面结合后处理图像病因诊断符合率88%(22/25)高于常规横断面图像的68%(17/25)(P<0.05);而肠腔内病变性梗阻中,两种方法对绝大多数病因能作出诊断。结论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只有重要价值,能明显提高病因的诊断符合率,值得广泛运用。【关键词】肠梗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辅

3、助肠梗阻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病因种类繁多,尽早明确其梗阻原因是治疗的关键。CT作为肠梗阻的影像学最佳检查方法[1,2],以往横断面图像只有重要作用。随着MSCT的发展,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更好地显示梗阻不同病因,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木研宄通过对65例肠梗阻患者的MSCT常规横断面、结合后处理图像对梗阻原因诊断,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于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2009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行MS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肠

4、梗阻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17〜82岁,平均57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2扫描方法均采用64排GELightspeedVCT扫描机,行全腹部CT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扫描条件:120kV,300〜500mAs,层厚5mm,螺距取1.375,准直器宽度64×0.625。其中58例行三期增强扫描,造影剂为优维显100ml(浓度300mgl/ml),注射流率3ml/s;分别于25〜30s、60〜65s、90〜95s获取动脉期、静脉期及

5、延迟期图像。将容积扫描的数据传输至ADW4.3工作站,行图像后处理,常规行多平面重组(MPR),根据感兴趣区域需要分别行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1.3图像分析由2位从事腹部影像诊断放射科医师双盲法阅片,观察每位患者的横断面及结合后处理图像进行诊断,诊断意见奋分歧时协商诊断。分析有无肠梗阻;如奋肠梗阻,病因按来源分为:肠道外病变、肠壁病变和肠道内病变进行分析。1.4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常规横轴面图像与结合后处理图像

6、对肠梗阻的诊断率、不同病因的符合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在65例肠梗阻中,两种方法均能诊断肠梗阻。常规横断面图像和结合后处理图像上均观察到不同程度的肠管扩张,小肠直径均大于3cm,结肠直径均大于5cm,及近端肠腔气液平形成和远端空虚萎陷的肠管之间的“移行带”。但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合后处理图像对总的病因诊断符合率92.3%(60/65)明显高于单纯横断位图像的72.3%(47/65)(P<0.05)。按病因来源:肠道外病变30例、肠壁病变25例和肠道内病变10例。2.2肠道外病变性梗阻

7、中,常规横断面结合后处理图像诊断符合率93.3%(28/30)明显高于常规横断面图像的70.0%(21/30)(P<0.05)。包括肠粘连11例、肠扭转6例、腹内疝和原发性肠套叠各4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肠外肿瘤、腹茧症和肠系膜血栓各1例。其中肠粘连11例,常规横断面诊断符合7例(7/11),而结合后处理像诊断符合10例(10/11)。腹内疝横断位全部漏诊;而结合后处理图像1例漏诊。肠系膜血栓横断位漏诊,而后处理图像利用血管重建明确诊断。其余病因两种方法均能明确诊断。2.3肠壁病变性梗阻中,常规横断面结合后处理图

8、像诊断符合率88%(22/25)高于常规横断面图像的68%(17/25)(P<0.05)。包括肿瘤17例、Crohn病4例、感染性病变3例,壁间血肿1例。在17例肿瘤中(结肠来源13例),常规横断面和结合后处理像诊断符合分别为13例(13/17)、15例(15/17)。横断位图像Crohn病2例、感染性病变和壁间血肿各1例均发生漏误诊;而后处理图像仅肠壁间血肿误诊。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