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ID:24604406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_第1页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_第2页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郑瑞莲(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山东淄博225640)【摘要】目的:实施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研究组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一般健康指导。结果:研究组实施临床路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牛.活质量,提高了护士的满意度。【关键词】临床路径;抑郁症;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56-02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患者及家属知晓疾病的预防,治疗过程的护理活动。为了提高抑

2、郁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服药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我们对应用临床路径抑郁症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0例,其中,女性41例,男性19例,平均年龄45±7.6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0例,其中研究组女21例,男9例,平均年龄44±8.5岁,对照组女20例,男10例,平均年龄45±7.3岁。两组基木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所有病历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三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定期组织患者进行集体健康知识讲座,研宄组采用临床路径,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表1),在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1抑郁症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方法木1.3临床路径的实施1.3.1新入院患者有主班护士接待,通知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入院宣教及入院处置,使患者及家属熟悉病区环境及设施、便民措施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3.2责任护士根据病情、文化程度、接受能力,按临床路径进行健康宣教,详

4、细告知药物的名称、用法、作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如眩晕、体位性低血压,对心,肝、肾的毒性作用,便秘,排尿困难等,定期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发病机制、治疗过程、转归、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指导家属如何教育患者,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及吋给于解答,给于患者心理上的支持,消除患者的失落感和悲观情绪,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服药的依从性。1.3.3患者疾病控制后,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扩大社交范围,积极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解除其孤独感、寂寞感,恢复K自理能力

5、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减轻家庭负担。1.3.4病区每周组织在宣教室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了解患者及家属掌握情况,及吋给于有效指导。1.3.5出院吋,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总体评估及针对性出院指导,出院前2〜3d对患者及家属召开座谈会,讲解全程康复的意义,了解他们的需求,要求他们配合。讲解精神卫生知识,院外康复措施,发放教育手册,供患者及家属共同学4。进行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发挥主观能动性,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疾病特点,妥善保管药物,督促患者按吋按量服药,不随意停药或减药。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患者每

6、1〜2个月到医院复诊,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解答有关问题,对现存的社会心理问题及吋给于心理治疗。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关心、体贴、理解患者,创造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鼓励患者参与冇益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坚持长期服药,减少复发。2.结果2.1健康教育效果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2.73P<0.01)见表2。表2两组健康教育结果比较[例(%)]木2.2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研究组满意度96.7%,对照组满意度84.5%,两组差异奋显著性。(χ2<11.69,P<0.01)3.讨论抑郁症患者与其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它是一种慢性疾病

7、,多表现为情绪低落,心烦、失眠,敏感多疑,对健康过分担心,角色转换,孤独感等,本文结果表明,对抑郁症患者及家属实施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规范了护士行为,扩展了护士的知识面,提高了护理质量,密切了护患关系。让患者正视现实,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改善患者人际能力及自我健康能力,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天数,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

8、版社,2001:87-89.[2】张黎明.走出整体护理工作的误区[」].中华护理杂志,2006,35(7),389-3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