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症疗效观察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症疗效观察

ID:24553955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5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症疗效观察_第1页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症疗效观察_第2页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症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症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伴不孕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进行治疗,临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间、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子宫肌瘤伴不孕症;宫腔镜;腹腔镜;妊娠率子宫肌瘤是常见良性肿瘤,临床发病率约20%—50%,是导致育龄女性

2、不孕的危险因素之一[1]。临床研宄显示,我国女性不孕症发病率约7%—10%,而子宫肌瘤并发不孕症患者占子宫肌瘤患者总数的5%-10%,因此提高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孕症发病率有积极意义[2]。目前,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宫腔疾病的主要方式,手术过程中能够通过直视手术部位发现疾病隐性致病因,且较其他微创手术对宫腔形态影响更小[3]。为观察宫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伴不孕症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本研宄选取98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行子宫肌瘤电切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资料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

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伴不孕症患者98例,临床均排除伴有内分泌系统原发性疾病、心肝功能异常、排卵障碍、血液相关疾病及配偶精子质量或数量异常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_35岁,平均年龄(29.86±4.25)岁,平均体重(65.10±5.20)kg,病程6—28个月,平均病程(16.95±4.87)个月;肌瘤直径1.8_5.5cm,平均(3.17±1.02)cm;其中单发肌瘤28例,多发肌瘤21例;肌壁间肌瘤27例,浆膜下肌瘤2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_36岁,平均年龄(30.05±4

4、.30)岁,平均体重(64.97±5.28)kg,病程6—27个月,平均病程(17.01±4.90)个月;肌瘤直径1.9_5.5cm,平均(3.20±1.05)cm;其中单发肌瘤29例,多发肌瘤20例;肌壁间肌瘤28例,浆膜下肌瘤21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肌瘤直径与类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1.2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取膀胱结石位,术前常规消毒铺巾,置入举宫器充分暴露肌瘤处,采用四孔法经气腹针建立气腹后,置入腹腔镜对肌瘤的大小与部位进行观察,判断腹腔内粘连情况,可电凝切断摘除

5、一般瘤蒂细胞膜下肌瘤(若瘤蒂较粗则切开假包膜再切除),常规止血并清理观察组患者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排空膀胱,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取膀胱结石处,常规清晰外阴与阴道,宫颈廓张棒扩张阴道暴露宫颈,测量宫颈深度并置入宫腔镜观察子宫肌瘤数量、体积。若瘤蒂黏膜下肌瘤较小则电凝电极直接切断瘤蒂后取出瘤体,若肌瘤直径>3cm则环形电极分次片状切割瘤体后取出。对于无蒂黏膜下肌瘤则通过B超引导进行切除。1.3临床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术后电话随访1年统计患者妊娠率与自然流产率。1.4统计学处理

6、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土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