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52838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利用思想品德课堂 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思想品德课堂提高学生媒介素养 摘要: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发展日新月异,它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我们的初中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提高媒介素养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内涵,在教学中全面贯彻这一理念,利用活动探究、教学情境、时事播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思品课堂;初中学生;媒介素养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益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社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五花八门的大众传播媒介所制造出的信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
2、在。而初中生是这些媒介信息最广泛的接受者,但因身心发展的不成熟,辨别真伪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比较弱,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如何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理性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已成为教育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初中生能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合理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所以通过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媒体素养教育也就成了广大思想品德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堂进行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初中生的媒介素养呢? 一、充
3、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媒体素养教育的教材资源5 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媒体素养教育的教材资源,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媒体素养教育很好的资源,比如:教材中的《身边的诱惑》《追求高雅生活》《身边的侵害》等,在这些课文中,有的是直接教育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同时又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有的是告诉学生要用正确方法面对媒体。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挖
4、掘和利用这些现存的宝贵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正确选择并合理利用这些网络等传播媒介及信息,从而使学生学会使用一切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来完善和发展自我。 二、运用活动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大众传播媒介 探究式学习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指导和协作下,自主探寻、发现和建构出答案和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而学生最终要解决问题、找到答案,还必须要有相关材料的支持,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因为在信息化社会中,课本
5、已经不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也不是唯一的知识权威,知识来源的途径已经越来越多元化。所以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比如,笔者在教学九年级思品《人民怎样当家作主》这课时,由于这一知识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抽象又难懂,所以我在课前一周布置了一个“话说两会”5的主题探究活动,把全班同学分为四大小组,结合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让每一小组确定一个讨论话题,如《我当人大代表》《我村的选举》等,然后围绕这一话题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整理、运用相关的信息,最后每一小组在课堂上通过访谈、现场模拟等多
6、种形式向大家交流展示探究成果。实践证明,通过这种以主题探究为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上来交流展示探究结果的形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使学生的读、说、演、讲等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查找资料来为自己学习服务的意识大大增强。 三、创设教学情境,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说,它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下学生道德提升和道德人格发展的作用。要采用情境教学,关键是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而情境材料的选择与来源是
7、多种多样的,我们的传播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就是很好的一种途径。所以教师通过利用媒体资源,选择来自生活中的素材,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也就成了我们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手段。 比如我在执教《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课时,选用了“小悦悦被碾压事件”的视频资料和事件发生后各类媒体对其的报道,学生看了这后,到底谁对谁错,一时很难分清楚。所以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体信息,教会学生理性地辨别、利用这些信息就显得很重要了。通过情境教学,不仅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让学生也感受到了媒体教育的力量,提高了媒介批评能力。 四、巧用时事播报,学会理
8、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5 当网络等现代媒体已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时,作为教师应该遵循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改变传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