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ID:24518050

大小:50.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_第1页
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_第2页
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_第3页
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胡爽(长江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434025)【摘要】虽然心房黏液瘤被认为是良性肿瘤,但它也有复发、局部、远处或外周转移等恶性肿瘤的特性。文章就几个例子分析了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指导意义。【关键词】心房黏液瘤;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屮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61-0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发现,心房黏液瘤可导致神经系统转移灶生成。其屮,心房黏液瘤合并多发性颅内动脉

2、瘤的病例越来越被临床医师所关注。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纳入患者10例,其屮男2例,女8例;年龄21〜72岁;临床表现:均为急性起病,慢性病程。10例均有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除1例为脑出血外,其余9例为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其屮有4例同时伴有癫痫。9例患者行心房黏液瘤摘除术,1例因年龄大未行手术治疗。10例患者均行头颅CTA、MRA或CT平扫+DSA检查。除2例为发现心房黏液瘤同时发现多发性颅内动脉瘤以外,其余8例均为术后发现。颅内动脉瘤均为多发性动脉瘤,主要形状为梭形,大小不一。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可出现在前循环,也可出

3、现在后循环,以前循环多见。2、分析方法对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针对4例21〜72岁青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动脉瘤直径以影像学数据为准),并与文献报道的大样本颅A动脉瘤病例资料进行比较。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计算与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多组样本资料的统计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影像学检查方法10例患者中6例行头颈部CTA检查,2例行头部MRA,2例行头颅CT平扫+DSA检查。CTA:采用64排

4、螺旋(:丁一?HILIPSBri11iance(荷兰)。MRA:采用3.0T多源MRI机(荷兰飞利浦公司)。DSA扫描方法:采用西门子公司单C臂Angiostarp1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二、结果1、影像学特点该类患者头颅CT检查可见颅内冇多发大小不一的高密度灶。这些高密度灶,局部无水肿效应。随诊3年后发现病灶仍然存在,可排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实质上为扩张的颅内动脉瘤或黏液瘤颅内转移灶。CTA、MRA、DSA可清楚地显示多发的梭形或其他形状颅内动脉瘤。图1头颅CT例1患者行心房黏液瘤摘除术后2年,图1示脚间窝稍高密度影图2DSA检查例1

5、患者DSA检查示基底动脉尖梭形动脉瘤及左侧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图3CTA检查例1患者术后5年行头颈部CTA检查。图3A示脚间窝高密度灶较术后2年稍扩大,外侧裂新发高密度灶。图3B示基底动脉尖梭形动脉瘤比术后2年稍扩大,并出现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即CT平扫示外侧裂高密度灶)图4头颅MRA例2患者于2009年1月行心脏彩超发现左心房黏液瘤。同年3月行左房黏液瘤切除术。头颅MRA示脑血管未见异常图5头颅CT例2患者术后1年行头颅CT示:双侧大脑半球可见多发高密度影伴水肿图6头颅CTA例2患者术后3年,行头颅CT示双侧大脑半球仍可见多发高密度影病灶

6、,局部无水肿。CTA示:右侧大脑中及左侧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形成。其中CT右侧外侧裂高密度灶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预后本组患者住院吋间为2〜26d,平均1125d。出院吋按照Giasgow预后分级(GOS)进行神经功能评价:I级,恢复良好(轻度神经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虽不一定能从事原来工作,但未丧失劳动能力);II级,中度残疾(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但丧失劳动能力);III级,重度残疾(神智清楚,但生活不能自理);IV级,植物状态生存(无任何意识和精神活动);V级,死亡。本组经血管成形术或外科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出院吋GOS分级I级28例

7、占6829%,II级1例占244%,III级3例占732%,IV级3例占732%,V级0例。三、建议B前关于心房黏液瘤相关的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无明确的指南。心房黏液瘤摘除术通常可减少早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避免迟发性颅内动脉瘤形成的风险,尤其是在术中或术前已经发生了种植转移。文献报道,关于黏液瘤相关动脉瘤有三大特点:首先,多位于前循环动脉分支的远端;其次,多为梭形动脉瘤;再次,多为多发性动脉瘤。本文观察到,该类患者以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最多见,其次是人脑前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亦可见到。10例患者均为多发性动脉瘤,且以梭形多见,亦可见

8、到心形或不规则形。冋先天性或高血压性动脉瘤类似,动脉瘤的大小无疑是是否会导致颅内出血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同样大小的动脉瘤,位于后循环的动脉瘤较位于前循环的动脉瘤容易破。虽然如此,本文观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