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27233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brugada 综合症心电图特点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rugada综合症心电图特点探讨【】R541.7【】A【】1672-3783(2011)11-0243-01 【关键词】Brugada综合症;遗传学;心律失常;猝死Brugada综合征(BS)的诊断基于临床,S5A编码于钠离子通道的а亚单位,是目前所知的唯一Brugada?综合征的致病基因。6年前发现的第2个致病基因位点,已于去年确定了第二个致病基因(GPD1L)。Brugada综合征是一类原发性心脏电异常,在部分地区Brugada综合征是年轻人猝死的首要原因。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40~60%。1992年由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因此命名。Brugada综合征引起
2、的猝死多发生于安静及夜间睡眠时,有别于其他情况下引起的猝死,如长Q-T?间期综合征以及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从目前具有的大量S5A的遗传学测试结果,表明20-25%的BS患者有该基因突变。诊断为BS的多数患者,他们父母的一方也是该病患者。患者的每一个孩子有50%的几率遗传来自父母的基因突变。 1Brugada综合征的定义 Brugada?综合征是以心电图上右胸前导联V1~V3?导联ST?段抬高异常,心脏结构正常的临床及心电图综合征,具有多形性室速或室颤引起晕厥或猝死的危险。 2Brugada综合征的特征性 心电图改变右胸导联J波抬高呈不典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伴ST段抬高,可
3、分为3?型:①Ⅰ型心电图表现:V1~3至少一个导联ST段呈穹窿样抬高(≥2mV),随之为明显的负向T波;②Ⅱ型:V1~3至少一个导联ST段呈马鞍型抬高(≥2mV);③Ⅲ型:ST段呈马鞍型抬高但<1?mV。Ⅱ型、Ⅲ型可不伴有T波倒置。以上3型之间可相互转换或者变为完全正常的心电波形。 3病因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变基因定位于编码心肌细胞膜钠通道а亚单位的SGN5A基因,这也是目前与该综合症研究比较广泛和确切的一个基因。SGN5A基因突变导致的Brugada综合征约占全部患者的25%,并不是导致Brugada?综合征的唯一基因。突变
4、后的钠通道失活减速,容易产生2相折返。 4可能机制 Brugada综合征中2相复极期各层间的电位差可能是ST段抬高的真正原因,而复极早期(1相复极期)各层间的电位差与J波的形成有关。1相复极期电位差与瞬时外向钾电流(Ito)通道有关,Ito在心外膜相对较强而心内膜相对较弱。 5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形性室速,室颤和心性猝死。猝死常是首发而且是唯一的临床表现。该病得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绝大多数病例的猝死发生在夜间休息时,部分患者猝死发生前可有迷走神经或交感神经张力的突然升高,部分患者在室颤发生后一周有交感神经紧张度的异常增高。可有猝死的家族史,猝死事件的发生率高达75%,
5、30%左右的患者最终发生心源性猝死。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绝大多数有症状的患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目前,随着临床医生和心电工对该综合症认识的加深,利用遗传学检测可对Brugada综合征这种病例的检出率逐渐增加,还有助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