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91198
大小:7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葛永丽(河北省曲阳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北曲阳073100)【摘要】R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组。其屮A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差异。结果:术屮麻醉前(T0)、切皮前(T1)、胆囊切除时(T2)、拔管后30min(T3)时B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血糖(Glu)浓度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
2、异(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关键词】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全凭静脉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123-0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近年來发展起來的一项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C02气腹,会导致机体应激反应。虽然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增强机体防御功能,但如应激反应过度可影响机体内分泌、呼吸循环、免疫系统,不
3、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术后康复[1]。本研究分析Y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30岁〜65岁,平均年龄(48.24±11.31)岁;体重47kg〜79kg,平均体重(62.54±10.43)kg。B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32岁〜64岁,平均年龄(48.65±11.42)岁;体重48kg〜80
4、kg,平均体重(62.76±10.35)kg。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并对麻醉方案知情同意,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在年龄、体重、性别等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1.2麻醉方法A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入室后输入乳酸林格氏液。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芬太尼4μg/kg进行麻醉诱导,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气管插管,吸入2%异氟烷维持麻醉[2]。B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后持续维持。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瑞芬太尼0.2&mU;g
5、/(kg?min)进行诱导,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丙泊酚O.lmg/(kg?min)维持麻醉[3】。分别于TO、Tl、T2、T3等吋间点检测患者血清Cor、Glu浓度。1.3数据分析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P值<0.05吋表示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1.结果术中TO、Tl、T2、T3等吋间点B组患者Cor、Glu浓度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6、详见表。表术中各吋间点Cor、Glu浓度比较(-x±s)注:与T0对比,*表示P值<0.052.讨论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公认,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己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但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苏引起的应激反应仍然存在,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尤艽是术中建立C02气腹是导致的应激反应的直接原因,对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麻醉方案的选择吋,应将机体应激反砬最小化。丙泊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迅速、恢复平稳等优点,通过扩张外周
7、血管,抑制窦房结兴奋,促进血管内皮细胞NO合成,进而抑制气腹导致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应激反应。瑞芬太尼是一种强效μ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确切、代谢快、无蓄积,可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较好的抑制应激反应[4]。Cor是一种与成激反成关系密切的激素,Cor低表达表示机体应激刺激相对较低。Glu也是反映应激反应的指标,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可导致Glu升高。因此本研究选择Cor、Glu作为反映机体应激反应程度的指标。本研究中全凭静脉麻醉者术中各吋间点Cor、Glu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静吸复合麻醉者。
8、这一研宄结果表明: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具奋更好的抑制作用。【参考文献】[1】熊含春,陈雄林.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深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⑴.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626-462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