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099114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中化学参与式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立科学有效的高中化学参与式课堂 在全面推进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高效课堂一词使用频率相当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究竟如何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呢?围绕这一课改课题,本人在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尝试和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有效的课堂参与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真正达到有效课堂,全面实现高效课堂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融入更多的课堂参与元素,只要持之以恒,始终坚持不懈,就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有效学
2、习,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最优化。 一、注重做好参与式活动的课前准备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育工,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现实,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如何分组显得尤其重要,这决定着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编组前,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交谈、测试等手段,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然后根据学生初中以来化学课程学习的综合实际,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学习困难的学生、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学生分到一组,相互协作,形成互补。同时,教师应适当给予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和自由组合小组的权利。小组规模依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教室空间的大小作机动处理,
3、以每组46人为宜。座位的编排方式可根据教学条件和学习过程的需要灵活多变,以满足有效参与活动和完成教学内容的需要。 教学活动设计的准备包括学习材料及活动方案。比如,在讲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时,课前老师准备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提前设计了教学中的活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分组参与互动,各显神通,回顾归纳,将初中学过的碳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然后导入新课,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尤其是有机化合物数量众多,分布极广,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日用品和食物中处处皆是。这样,既避免了教师一味讲解的被动式灌输,又自然而然地让更多的学生在互动中参与进
4、来,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精心把控参与式活动的实施过程 在进行活动前,应该以参与式教学设计为基础,力求清晰明了,准确合理地向学生讲授活动需要准备的相关知识和概念。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必修三《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这节课时,在学生了解了课堂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概念后,老师就可以设疑:怎么根据晶体结构模型图判断是分子晶体还是原子晶体?请不同的小组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探究。同时要求老师在活动时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内容设置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的活动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提升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参与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学生以小组自主参与化学课堂
5、活动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引导。比如,老师在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课程章节所规定的学习内容过程中,遇到有困难的小组,要时适点拨,给予启发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以不同的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应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看法。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通过两个分组实验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然后教师总结归纳:经过无数次实验都发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即质量守恒。然后教师再用原子模型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中质量会守恒。这
6、样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印象深刻,效果好。活动结束后,老师还可以请每个小组汇报他们活动的结果,给学生以平等的表现机会。 三、特别重视参与式教学活动的效果评价 一方面教师要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依据,发挥多种评价功能,采用师评、他评和自评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前者的评价要更注重学习过程,因为过程最能体现小组的合作情况;后者的评价更注重小组集体,因为小组合作讲究的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正面评价学生,以满足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和体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
7、涨。同时,高中生有较强的自尊心,我们在指出不足时,要真诚、有道理。再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及时有效地总结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并从中了解长处与不足,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课堂参与式教学的应用,一方面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教学落实,达到知识与实验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式互动促进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为建立高效课堂提供实践意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