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论文]

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论文]

ID:24085780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论文]_第1页
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论文]_第2页
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论文]_第3页
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凭借课文进行想象作文的教学儿童的世界是用想象构建起来的乐园,儿童最大的特点是爱幻想,儿童最拿手的本领是想象,因此,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把想象作文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学实践证明,想象作文很受学生欢迎,既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愉快地作文,又使学生克服了作文的畏难心理。除了教材中有限的几次想象类的作文训练外,在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还蕴含着许多想象作文的契机。教师要做个教学的有心人,善于挖掘,善于利用,开辟想象作文的新天地,更深入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一、延伸课文

2、内容,续写课文现行的语文教材,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教师要善于以这些课文的结尾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展开合理想象,构思一些崭新的故事,塑造一些独特、鲜明的个体形象来续写课文,从而达到延伸课文内容,丰富知识内涵的目的。这样的续写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保持课文的原意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课文内容的发展趋势,发挥想象,续写课文。如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顺势启发学生续写。有个学生这样续写:”父母们都怀着感激之情说着‘谢谢您,谢谢

3、您’之类的话。周围的人都投来赞许的目光。其中,有个年轻人拿着话筒走来,他亲切地问道:‘您好,我是某某电视台的记者。作为孩子的父亲,您能说说您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吗?’‘我对孩子承诺过,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他在一起。“您真是位有责任心的父亲,孩子能在废墟中存活下来,原来就是靠着这个坚定的信念。”’另一种续写是改变文章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受文章原本的发展方向的限制,而是从其他的视角出发,借助想象,续写课文。这种续写打破了常规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了《坐井观天》后,我让学生续写《青

4、蛙跳出井外》;学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后,我让学生写《小柳树的高傲与小枣树的谦虚》。二、拓展原文,创作新文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话语,教师都可以充分地挖掘出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感悟。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融人自己的合理想象,另立中心来寄托情感,合理拓展,形成新作。如《秦兵马俑》的一个片断:“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对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

5、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这段文字写得寓意深刻,语言精彩绝伦,对兵马俑的神态、动作进行了大胆的想象。文章中的“有的……好像……”的句式也用得恰到好处。教师教授时,可以抓住这段文字的特点,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创作新文。如有个学生学习了这段文字后,写下了《门前的柳树》一文。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了柳枝的神态:“有的柳枝低着头,好像在沉思;有的柳枝随风飘扬,好像在舞蹈;有的柳枝向上飞扬,好像在与太阳对话。”另外,因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课文中的某些环节会出现跳跃或写得相当简洁的现象。对

6、文中因表达需要而省写或略写的环节进行扩充和拓展,让学生通过想象另立中心来补写,也可以成就一篇篇佳作。如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我们知道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文章却没有详细地描述出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邱少云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呢?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观察邱少云的神态、动作,体验邱少云的心理感受。三、转换形式,重新创作这种方法就是以原文内容为基础,通过转换课文的形式来激发创作动机,让学生在头脑中重新布局、组合、构建,进行再加工的方法。运用多种表现手段来表达同一主题,实

7、现“一主多式”,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转换人称。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互相转换。由于人称的转换、角色的换位,学生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一个任意发挥的空间翱翔。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我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来写心理活动,题目为《当我被火烧时》。要求学生转换人称,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心理描写更真实具体了。2.转换体裁。即通过体裁的转换,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身的想象、表达、创造融为一体。小学课文中涉及的文体一般都是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不同体裁的互相转换

8、来指导学生作文。把古诗改写成白话短文也是体裁转换的一种方式。如学习了袁牧写的《所见》后,教师问学生:小牧童怎样捕蝉的?捕到了没有?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从动到静、从突然到自然来描写小牧童捕蝉的全过程。生活中的想象无处不在,教师要时刻留意,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加大想象作文训练的力度,让想象这朵人类思维之花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之生机盎然,充满生命的活力。(责编莫彩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