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

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

ID:24059797

大小:50.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_第1页
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_第2页
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_第3页
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韩淑红(东北财经大学,大连116025)内容提要: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关于义利观的看法主要有:义是由利产生的,利就是义,国家理财要以人道为本,以利促义,义利统一,财政才能发展。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义利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财政的和谐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关键词:“义”“利"义利观和谐財政―、关于“义”和“利”“义”和“利”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对基本范畴。“义”是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利”是与“义”相对的,指的是物质经济利益。义和利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个人角度讲,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和物质利益的关系;从社会方面讲,指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物质经济生活之

2、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研究义利观的实质就是研究人们关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社会精神生活和社会物质经济生活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论和观点。关于义和利及其相互关系,人们有不同的认识。近几年人们借助传统文化对义与利的本质大体上概括为三类:一是认为义是道德修养,利是物质利益;二是认为义是精神追求,利是物质追求;三是认为义就是国家(或社会)公利,利是个人私利。传统义利观在当代的演变,主要是围绕着道德与利益、伦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一方面受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道义论的主张曾占据了社会意识形态的t.导地位;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论的主张渐趋发展,成为社会意识的主要层面。人们的行为只有符合或适宜

3、一定的标准才是“义”,它以+取报酬、不求回报为荣。“利”主要是指物质利益。义利观就是指人们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所持的观点、,其实质就是功利观与公益观的矛盾统一。江泽民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努力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和国家的政策的基本指向是“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坚持并倡导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就是浮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拘社会责任相统一,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在当代中国,结合市场

4、经济的发展,重新认识和阐释义与利、经济与伦理之向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二、李贽对义与利及其关系的具体看法李贽(1527-1602)是明朝嘉靖六年至明神宗万历三十年人。原姓林,中举后改姓李,字温陵,号卓吾,又名载贽,福建泉州人。李贽是16世纪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本文试通过对李贽义利观的分析,来说明李贽对上述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及其对现代财政的启示。李贽对义利关系的看法,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一)义是由利产生的李贽认为,义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由利产生的。他从儒学家所重视的君臣之义、君民之义进行54地方财政研究/2OO7.8/第8期万方数据分析,指出:由于君主能给臣民以利,才有君臣之义和君

5、W之义存在的可能。他说:“夫子曰:足食,足兵,W信之矣。夫为人上而使民食足兵足,则其信而戴之也,何惑焉?至于不得已,犹宁死而不离者,则以上之兵食素足也。其曰去食去兵,非欲去也,不得已也。势既出于不得已,则为下者自不忍以其不得已之故而遂不信于上。而儒者所谓信重于兵食,则亦不达圣人立言之旨矣。可见,在李贽看来,君主只有让盱姓衣食充足,才能拥有百姓的信赖,并得到百姓的忠诚拥护。“民无信不立1中的“信"必须以“利”为基础才能建立起来。在道德观念和物质经济利益之间,物质经济利益决定人们的道德观念。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酋先就必须解决当时急待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即民食这个根本问

6、题,然后才能使百姓树立起对国家的“倍”,封建的君S之义、君民之义才能得以维持。(二)利就是义,李贽认为,不应该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二者是统一的,一致的,利就是义。“穿衣吃饭,B[1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fi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衣吃饭是指人们日常的物质生活,属于儒学家经常说的“利”的范畴,人伦物理是指人和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准则,属于“义”的范畴。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也就是说利就是义,这就彻底地否定了儒学的传统贵义贱利思想。当然,李贽这种把义和利等同起来的观点并不正确。因为义和利是两个本质不同的范畴,义

7、属于道德观念的范畴,利属于物质利益的范畴,二者不是一回事。但是李贽认为义利是统一的观点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是顺应时代要求的见地。(三)李贽反对理学家的“天理”观和“天道”观①《焚书•兵食论h②《论语•颜渊》。③《焚书•答邓石阳I④《李贽文集•明灯道古录③《戴书•德业儒臣后论乙⑥(论语•述而h⑦《焚书•答郑明府h⑧《李贽文樂•明灯道古录h⑨(四书评•人学h宋明理学家把“天理”、“天道”说成是永恆的宇宙本体,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