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042805
大小:403.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史海钩沉李贽义利观对现代财政的启示韩淑红(东北财经大学,大连116025)内容提要: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謇。他关于叉利观的看法主要有:义是由利产生的,利就是义,国家理财要以人道为本,以利促义,义利统一,财政才能发展。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义利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财政的和谐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关键词:“义”“利”义利现和谐财政观的矛盾统一。江泽民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一、关于“义”和“利”利益关系,努力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义”和“利”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对基本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范畴。“义”是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利”是与
2、“义”相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和国家的政策的基本指向是对的,指的是物质经济利益。义和利包含两方面的“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坚持并倡导把国家含义:从个人角度讲,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和物质利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和益的关系;从社会方面讲,指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和物质经济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研究义利观的人民利益,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实质就是研究人们关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社会就是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注精神生活和社会物质经济生活之间关系问题的理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在当代中国,结合
3、论和观点。市场经济的发展,重新认识和阐释义与利、经济与关于义和利及其相互关系,人们有不同的认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识。近几年人们借助传统文化对义与利的本质大体二、李贽对义与利及其关系的具体看法上概括为i类:一是认为义是道德修养,利是物质利益;二是认为义是精神追求,利是物质追求;三是李贽(1527—1602)是明朝嘉靖六年至明神宗万认为义就是国家(或社会)公利,利是个人私利。历三十年人。原姓林,中举后改姓李,字温陵,号卓传统义利观在当代的演变,主要是围绕着道德吾,又名载贽,福建泉州人。李贽是16世纪中国著与利益、伦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一方面名的启蒙思想家。受传
4、统的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道义沦的主张曾占本文试通过对李贽义利观的分析,来说明李馈据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一方面随着市场经对七述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及其对现代财政的启济的发展,功利论的主张渐趋发展,成为社会意识示。李贽对义利关系的看法,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的主要层匝。人们的行为只有符合或适宜一定的标四点:准才是“义”,它以不取报酬、不求回报为荣。“利”主(一)义是由利产生的要是指物质利益。义利观就是指人们对待伦理道德李贽认为,义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由利产生和物质利益所持的观点。其实质就是功利观与公益的。他从儒学家所重视的君臣之义、君民之义进行54地方财政研究/2007.8,第8
5、期万方数据史海钩沉分析,指出:由于君主能给臣民以利,才有君臣之义宋明理学家把“天理”、“天道”说成是永恒的宇和君民之义存在的可能。他说:“夫子日:足食,足宙本体,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根源,是人们的社会生兵,民信之矣。夫为人L而使民食足兵足,则其信而活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李贽反对这种观点,认为戴之也,何惑焉?至于不得已,犹宁死而不离者,则“理”、“道”并非先天的神秘之物,而是存在于百姓以上之兵食素足也。其日去食去兵,非欲去也,不得的日常生活之巾的。“道不离人,人不离道。”崞贽已也。势既出于不得已,则为下者自不忍以其不得认为,人即道。认为农民言如何稼穑,贾人言如何取已之故而遂不信于一
6、L。而儒者所谓信重于兵食,则利,这就是道。可见,李贽是把百姓的谋生之道说成亦不达圣人立言之旨矣。”呵见,在李贽看来,君主是真正的“道”了,即“天道”,赋予道以切合实际的只有让百姓衣食充足,才能拥有百姓的信赖,并得内容,而不再是理学家所说的那种空洞的“天理”、到百姓的忠诚拥护。“民无信不立”②中的“信”必须“天道”。这就彻底地否定了宋明理学家的那种唯心以“利”为基础才能建立起来。在道德观念和物质经主义的天理观和天道观。济利益之间,物质经济利益决定人们的道德观念。(四)李贽还直接批判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欲”的思想治,首先就必须解决当时急
7、待解奂的社会经济问李贽认为,人人都有利欲之心,它是人们一切题,即民食这个根本问题,然后才能使百姓树立起行为的动力,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夫服田者。对国家的“信”,封建的君臣之义、君民之义才能得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以维持。而后治家必力故官人而不私以禄,则虽召之.(二)利就是义必不来矣;苟无高爵,则虽劝之,必不至矣。”⑤这就李贽认为,不应该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二者是是说人们有了占有、获得经济利益或其他私利的欲统一的,一致的,利就是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望,才会去用心做与之相关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