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ID:2405826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_第1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_第2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1流行特征1.1地理分布 尽管由乙脑引起的脑炎爆发早在1871年的日本就被报道过,但是直到1924年日本首次从1例临床病例中分离出乙脑,1935年成功分离出乙脑中山株(Nakayamastrain)。在日本除北海道,其他岛屿均有散发病例。1938年俄罗斯首次发现乙脑感染者;1949年韩国首次报道乙脑的流行;1965年越南北部地区发生大流行(现在每年有1000~3000例);1969年泰国清迈发生乙脑流行(现在每年仍有爆发);尼泊尔首次报道是在20世纪70年代,最近几年爆发了大流行;尽管被证明乙脑在1948年就开始在斯里兰卡传播,但是1985年才开始大流行;

2、1955年在印度南部开始发现JEV,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印度北部发生大流行;1995年在大洋洲的托雷斯海峡首次发现JEV,1997年在新几内亚岛,1998年在澳大利亚均发现乙脑病例,有研究提出:在1989年新几内亚岛就发现了乙脑,而且正是由此传播到托雷斯海峡。在中国,1935年发生了乙脑大流行,1940年分离到该流行病病毒株,近年来全国每年发病数10000例上下,病死率高达5%~35%。全国各省除了西藏、新疆、青海,都有乙脑的发生。四川省每年有2000例乙脑病例,90%以上是儿童,1990~1999年发病率在全国排名第8,疫区波及100多个市县,2000以后全省疫情在全国排名进

3、一步前移,每年全省报病数占全国乙脑报病总数的1/5~1/4,成为全国乙脑的重疫区。在1963~1980年,四川省乙脑高发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四川东北部,后来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巴中地区、南充市、达川地区、广安市、宜宾市和遂宁市等边远贫困地区成为乙脑高发区。1.2季节分布 在温带地区,乙脑的流行发生在夏季,而在热带地区,乙脑终年散发,夏秋流行。在日本较大的流行发生在6~9月;在泰国北部较大的流行发生在5~10月,而在泰国的南部终年散发;越南的季节分布如同泰国;尼泊尔在南部平原流行发生在5~7月,其北部平原是在8~9月;印度的北部流行于7~12月,在南部全年都有乙脑病例;菲律宾吕宋

4、岛西部、巴拉望岛、民多罗岛的乙脑流行在4~11月,其他地方则终年散发,以当年的4月至来年的1月最为常见;中国乙脑主要发生在蚊虫开始活动至少18d以后,7、8、9月发病数占全年病例的90%,华南地区流行高峰为6~7月,华中地区在7~8月,东北地区为8~9月。这种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流行模式,可能与气温、雨量、蚊虫密切相关,在寒冷的地区,蚊子过长时间的幼虫期和外部孵化期降低了乙脑传播率,气温还和病毒的毒力有一定关系。雨量则会影响蚊虫密度。1.3人群分布 乙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未经流行的地区,发病无年龄差异,但在近年流行过的地区,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约占全部病例的

5、80%以上,3~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这是由于成人大都隐性感染,已获稳固免疫力;1岁以下的婴儿极少发病,是由于母体的抗体通过胎盘传递,其体内的免疫力可维持3~6月。然而近年有报道婴儿可发生乙脑,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力又尚未发育成熟有关。在四川,6岁以下儿童占全部发患者数的71%,10岁以下占95.36%,15岁以下占96.87%,15岁以上占3.13%,50岁以上占0.2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发病率之比为1.32;就职业而言,散居儿童发病率最高(61.51%),其次为学生(16.65%)、农民(3.58%)、工人(0.36%)家务

6、及待业(0.25%)、其他(1.06%)。2流行模式2.1传播途径 乙脑主要经蚊虫叮咬及吸血传播。其传播媒介是生活在水稻田、沼泽地、水库、水沟里的雌性蚊虫。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它的飞行范围是1800~2000米,在黄昏至清晨活动。其他蚊种,如库蚊属的二带喙库蚊、魏仙库蚊、伪杂鳞库蚊、伊蚊属的白蚊伊蚊、东方伊蚊、日本伊蚊、按蚊属的中华按蚊等,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在蚊虫能将乙脑传给宿主之前,病毒在蚊虫体内有一段潜伏期,在此期,病毒先在其肠道内繁殖,然后移行至蚊唾液增殖。蚊可带毒越冬成为长期宿主,这也许和持续感染越冬蚊和病毒可经蚊卵传代有关。蚊虫叮咬猪后,会将病毒传给猪,而

7、猪既是受害者,也可以扩大感染。病毒在没有免疫力的幼猪体内复制,受感染的猪产下的小猪就有很大的概率是病猪或死猪,一项血清学研究表明,人体内抗体的出现与猪总体密度的关系大于与库蚊密度的关系。鸟类,尤其是鹭科,如苍鹭、白鹭,也是能扩大感染的宿主,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地理性传播的自然宿主。家禽和鸭子也会被感染,蛇、鳄鱼、青蛙、蝙蝠、袋鼠的体内也发现了乙脑。人类是乙脑的终末宿主,因为人体内的病毒血症滴度低,持续时间短,且人和人之间的传播还没有证实。牛也因其体内病毒血症滴度低而被认为是乙脑的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