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ID:21931897

大小:1.21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10-21

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1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2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3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4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王勤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经蚊虫传播。主要分布在亚洲,多为夏秋季流行。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症者伴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50%,可有后遗症。概述一、病原学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并发症七、诊断与鉴别诊断八、治疗九、预防病原学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①形态:乙脑病毒呈球形②结构:分外

2、膜与核心,核心含核心蛋白和单股正链RNA,包膜上镶嵌有糖基化蛋白E和非糖基化蛋白M,其中E蛋白是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具有血凝活性和中和活性。③抗原性: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较少变异。人与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可产生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④抵抗力:病毒抵抗力弱,对温度、乙醚和酸很敏感。⑤细胞培养:病毒能在乳鼠脑组织等多种动物细胞中传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结构模式图病原学乙型脑炎病毒(电镜)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乙脑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和动物(包括猪、牛、羊、马、鸭、鹅、鸡等)感染乙脑病毒后

3、可发生病毒血症,成为传染源。(一)传染源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蚊子(三带喙库蚊)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带乙脑病毒的蚊虫经叮咬将病毒传给人或动物。蚊感染乙脑病毒后不发病,但可带病毒越冬或经卵传代,成为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环节示意图流行病学(三)易感人群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乙脑病人与隐性感染者之比为1:1000~2000。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乙脑患者大多数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乙脑主要分布于亚洲。我国除东北北部、青海、新疆、西藏外均有乙脑流行。乙脑呈季节性流行

4、,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月。(四)流行特征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机制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机制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病毒进入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进入血流产生短暂病毒血症引起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病毒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机制乙脑病毒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致病的严重性:一方面可能与感染病毒的数量与毒力有关,另一方面是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和其它防御功能。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变范围广,以大脑皮质、间脑和中脑最严重。主要病理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神经细胞病变神经细胞变性、肿胀及坏死。严

5、重时形成坏死软化灶。如坏死灶不能修复则致后遗症。(二)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形成“血管套”。胶质细胞呈弥漫性增生,在炎症的脑实质中游走,起吞噬和修复作用,有时聚集在坏死的神经细胞周围形成胶质小结。(三)血管病变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大量浆液性渗出,形成脑水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产生附壁血栓,形成栓塞。血管套的形成临床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潜伏期4~2ld,一般为10~14d。(一)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4期)1.初期病初1~3d。起病急,体温在1~2d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多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流

6、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2.极期病程第4~10d,初期症状逐渐加重,主要表现有:(1)高热:体温常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d,重者可达3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2)意识障碍:包括嗜睡、瞻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神志不清最早可见于病程第1~2d,但多见于第3~8d,通常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长达4周以上。昏迷的深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呈正相关。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表现(3)抽搐:发生率40~60%,是病情严重的表现。可因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多见病程2~5d,先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呈肢体阵挛性抽搐,重者出

7、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均伴有意识障碍。流行性乙型脑炎(4)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如呼吸表浅、双吸气、叹息样呼吸、抽泣样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临床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项目中枢性呼吸衰竭周围性呼吸衰竭产生原因假性延髓麻痹、延髓麻痹、脑水肿、脑疝、低钠性脑病等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肺部感染、肺不张及颈位脊髓炎临床表现发绀、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发绀、呼吸困难、气促等,但呼吸节律始终是规则的动脉血气PaO2<8.0KPa(60mmHg)常伴有PaCO2>6.7KP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