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

ID:24030910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_第1页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_第2页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_第3页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关键词:1病因病机1.1发病内在因素1.1.1气血亏虚《素问·痹论》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由此而见,人体气血不足,筋骨脉络失养,易致痹证发生。营卫亏虚,腠理疏而不密,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则气血凝滞,筋脉痹阻乃成。1.1.2,肝肾亏虚?痹证虽为筋骨之病,但与肝肾密切相关。《内经》有云:“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虚不能主骨充髓,故为腰痛。乙癸同源,肝肾

2、同居于下焦,肾虚肝亦虚,肝虚无以养筋束骨利关节。肝为筋之主,膝乃筋之府,肝虚则膝痛;又肾为寒水之经,痹阻经络而乃气血不通,筋骨失养,渐至筋挛;重则出现筋缩肉卷,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之症状。1.1.3脾虚失运脾居中焦,主运化水谷、升清、统血,主四肢肌肤。脾乃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虚运化减弱,肝肾精血不足,筋骨失于濡养,引起四肢关节疼痛、重着,肿胀等症。脾虚亦致肌肤痿软无力,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1.2发病外在诱因1.2.1风寒湿邪入侵《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湿胜则肿”,湿性重浊黏腻,发为痹,则麻木沉着,痹而不仁。若蕴而化

3、热,发为湿热,其病处则红肿疼痛。《素问·痹论》又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时”乃五脏气旺之季。肾气旺于冬,冬令易感受三邪,则肾先应之,故寒伤肾入骨,久而形成骨痹。1.2.2痰瘀痹阻经络痰瘀均为有形阴邪,瘀血则血行不畅。《类证治裁·痹证》云:“痹久必有瘀血”。《医林改错》也有“瘀血致痹”之说。痰浊乃水湿停滞,湿聚而成,在骨性关节炎中痰浊形成亦有多种因素,脾喜燥恶湿,若为湿困,气血生化无源,肝肾精血不足,致肝肾亏虚。痰湿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亦加重瘀血。1.2.3外伤劳损《素问·宣明五气论》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4、、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长期劳损、外伤是形成本病外在因素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伤痛,形伤肿。”气血损伤亦可作肿作痛。由于扭、闪、挫伤致膝关节脉络受损,血溢于外,痹阻经络,膝关节及周围失养,而发生疼痛。故因病致虚,若日久不愈,脉络失和,渐成痹证。2治疗2.1中药内服给自拟壮骨舒筋汤加减,川木瓜12g、药用牛膝15g、杜冲10g、骨碎补15g、桑寄生15g、白芍30g、威灵仙15g、秦艽10g、甘草6g、鸡血藤20g,每日1剂,水煎空腹分2次服,1个疗程为30天。2.2中药熏洗药用桂枝24g、川椒8g、透骨草12g、千的健6g、地肤子6g、海

5、桐皮12g、白芥子15g、防风6g、荆介6g、红花12g、当归15g、南星15g,将药物置入锅内加水约500mg,煮沸30min后去渣,把汁在熏蒸器中放入,同时加白酒10ml,需为40。白酒,对患处加热煮沸后熏洗,每日2次,每次20min,药汤用3天,一个月为1个疗程。2.3辨证施治2.3.1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或呈游走性,或疼痛部位固定,或酸楚、重着。舌质淡,苔白,脉浮缓或弦紧。证机概要:风寒湿邪相夹杂,留滞经脉,闭阻气血。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代表方:防风汤、乌头汤、薏苡仁汤加减。2.3.2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局部灼热红

6、肿,常伴发热、恶寒,汗出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证机概要: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2.3.3肝肾亏虚痹证日久不愈,腰膝酸软,或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渴。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证机概要: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代表方:独活寄生汤加减3结语“《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由外伤劳损者须配合休息,关节制动,风寒湿痹辅以热疗,风湿热痹辅以冷疗方可取得满意疗效。痹证之形成,多由于正气亏虚于内,阳气虚损于外,营卫虚损

7、于经络,寒借风之疏泄,湿得风寒之助,揉和其中,外邪而得以侵犯机体。证病变部位在机体筋骨关节,筋骨赖于肝肾气血精津之充养,督肾阳气之温煦。肾中元阳为机体诸阳之本,风寒湿痹寒凝重着,侵袭机体多表现为疼痛、酸楚,得阳之温煦乃化;肾中元阴乃诸阴之本,风湿热痹易化热伤阴,得阴之滋养始缓。故本病多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外之风寒湿邪入侵,痰瘀痹阻等因素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痹证的临证表现较为复杂,主要以肝肾气血亏虚为基本发病机制,合并风寒湿邪侵袭而致痹痿兼证。故临床辨证施治,要犀烛洞幽,根据整体观察三因制宜原则综合考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