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匮要略》论黄疸病

浅析《金匮要略》论黄疸病

ID:23995418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浅析《金匮要略》论黄疸病_第1页
浅析《金匮要略》论黄疸病_第2页
浅析《金匮要略》论黄疸病_第3页
浅析《金匮要略》论黄疸病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金匮要略》论黄疸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金匮要略》论黄疸病张云城1陈文林1(1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广东深圳518172)关键词:金匮要略;黄胆病;证治《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第二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的经典著作,仲景根据《内经》脏腑的思想,提出较为完整脏腑和关辨证理论体系,其论虽以杂病病种和对较少且和隔千年,但是辨证论治思想依然指导着后世医家对各种疾病的诊治,本文就原著中黄疽病的证治规律作简要探讨。《金匮要略》论黄疽病脉证并治总共二十二条,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到了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分类、辨证、治疗及预后,对现在黄疸的诊断,尤其是治疗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简要论述如下:1病因病

2、机《黄疽病脉证并治》第8条:“病黄疽,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持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这里强调病因有两个,一个是热,一个是湿,两个病因和互交感从而发病。这上面主要强调外感病因误治后发病为黄疸,另外还有饮食不节、饮酒过度,故有谷疽、酒疽之别,由房劳伤肾而乂有女劳疽之称。《黄疸病脉证并治》第1条:“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一句补充了黄疸发病的病因,从很大程度上与瘀有关。其实血热血瘀既是病理产物乂是治病因素,特别是黄疽时间较长,恶性循环更加明显[1]。现代医学的黄疸按病因来分可以分为四类

3、:一、肝细胞性黄疽•,二、阻塞性黄疸;三、溶血性黄疽;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疽。前三者比较常见,后者为遗传性疾病,较少见且预后多不好。现在临床上的黄疸十之八九十为病毒性肝炎所致,病毒所致疾病的中医特点就有热、毒、瘀的特点。近代医家治疗黄疽病,对待病情较重、常规疗法不佳且有瘀血表现的加用凉血活血之品,常可提高疗效。本院的杨大W主任医师重用赤芍,单方最高剂量可达100克治疗难治性黄疸疗效甚佳,重用赤芍确有疗效[2]。另外此句为黄疸病机之关键,认为黄疽发病与血分有关,且强调病位主要责之肝肭脾胃。2分类《黄疸病脉证并治》第2条:“风寒相搏,食谷即眩

4、,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结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疽。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恼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疽”。按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谷疽、女劳疽、酒疽。其中谷疽是为饮食所伤,脾胃湿热内蕴,消化机能减退,食谷即眩为主症;女劳疽是由房劳伤肾所致,以额上黑,小便自利为主症;酒疽是由嗜酒伤中,湿热内蕴所致,以心中郁闷,烦热不安为主症。3辨证《黄疸病脉证并治》第9条:“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黄疽病脉证并治》第10条:“腹满,舌萎黄,燥不得睡

5、,属黄家”。前者属于湿热熏蒸发黄,后者属于寒湿伤阳发黄,这就是辨湿热发黄于寒湿发黄。另外谷疽、酒疸皆小便不利,说明湿热较重,热不得上,湿不得下胶着难解,而女劳疽小便自利,说明湿热已不是主要病机,关键在于肾虚不能气化。如果病至后期,出现腹如水状,己是脾肾两虚之后,先天与后天皆袞,己无回天可能,故为难治。现在中医内科学的黄疽篇是按阴黄和阳黄来辨证论治,也是受了上面的启发。《黄疽病脉证并治》第7条:“酒疽下之,久久为黑疽,目青面黑,心中如……,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其实是辨黄疽的时期,谷疽、酒疽、女劳疽久久多变为

6、黑疸,多属于黄疽的中后期。临床上很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或者重型肝炎的病人时间一长,三个月尤其是黄疽超过六个月不能退去的病人都会有面色黧黑,称之为肝病面容,是肝脏解毒功能减退后引起色素沉着于皮肤肌肉表面所致。此时黑疽表现往往十分明显,比较容易辨证。3治疗《黄疸病脉证并治》第13条:“谷疽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疽,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汤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退黄,其病位在腹中,现在依然是治疗黄疽阳黄热重于湿之主方。《黄疸病脉证并治》第15条:“酒黄疽,心中懊恼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栀子大黄汤主要功效在于通利湿

7、热退黄,病位在上,热重于湿者,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邪气有所出路,自然药到病除。《黄疸病脉证并治》第18条:“黄疽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木证型为湿重于热之黄疽,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通阳利水,渗利小便共凑退黄之效。至于病情急重,里热成实病位偏于中下宜用大黄硝石汤。正如《黄疸病脉证并治》第19条:“黄疽腹满者,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全方用大黄、黄柏、硝石各四两,栀子十五枚,共凑清热通便,利湿退黄之用。另外还讲了黄疸兼证,兼表虚证,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兼少阳证当和解少阳,宜柴胡汤。黄疽的治疗应纵观全程,

8、肝脾肾兼顾,同时辨证论治,或重在疏肝、治黄疽之源,或重在健脾、治黄疽之因,或重在补肾、治黄疽之木,尤强调补肾及健脾,综合治疗,则黄疽易去[3]。黄疽的辨治可归纳为利尿退黄、通腑退黄、解表退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