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97228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大学生志愿精神实质及其培养的具体途径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志愿精神实质及其培养的具体途径研究齐勋徐杉李健楠韩雨西长春中医药大学: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实质及其重要性的阐述,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状,引出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模式,进而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途径研究。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途径大学生志愿精神,是社会上普遍存在,具有自身内涵的一种精神体现。它深受人们关注,同时饱受热议,衍生出多种现象,在构建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氛围中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其自身发展与建设的相关研究显得非常迫切。一、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实质及其重要性(一)大学生志愿精神
2、的内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实质,根据各国、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的不同,也有着自身特点。从国外的研究角度分析,大学生志愿精神是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无偿、且对社会发展有益、能够促进人类进步,进而体现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精神的灵魂。在国内大学生志愿精神多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联系,是时代与民族精神的集合体,既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接轨于国际广泛的志愿服务精神;既接受了古代仁爱的儒家思想,又与近现代慈善文化,特别是当代雷锋精神的传播一脉相承。不仅仅表现出当代青年力争上游的面貌,同时表现出了奉献与服务的精神。[1
3、](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重要性具有强大凝聚力与感召力的志愿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助力,凝聚并表达了志愿者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树立扎根基层、投身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意识,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帮助他人、提升自己,更成为了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二、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现状大学生是活力强、素质高、年龄低的群体。通过志愿服务提高自身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现象激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服务水平与服务人数大大提高,形式如“
4、进社区、支教、支医、扶贫”等多样,很好地宣传了志愿服务精神。但是在具体服务中,也存在理解层次不够、缺乏长效性、缺少内化的自觉行动、行政化越加明显等问题。[2]三、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具体途径(一)深入传播志愿精神的精神实质作为参与到社会中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的发展成为了评价社会成熟度的标准。以团队或者个人身份,通过独立自主的原则,给予贡献、肩负责任,使社会进步,才是真正的志愿精神。大学生志愿精神应该是以社会责任感为基准,其只受组织形式内部意志,不受外部其他环境所影响,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做贡献,既包括体
5、力、劳动,也包括知识、个人技能与知识等等,以达到共同进步。(二)形成社会——高校——家庭联动,培养大学生参与志愿习惯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应该将志愿服务融入生活,将其培养成日常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形成“社会——高校——家庭”三级联动X络。在社会中形成重视尊重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志愿者的氛围,认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赞同其产生的良好效果,通过X络、媒体等带动更多人为他人服务,在日常习惯中进一步传播;高校作为深厚土壤与文化的场所,应寻找符合学生专业素养与志愿精神相配套之处,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经验分享、
6、系列讲座,使低年级认清实质,高年级坚定信念;实行学分制,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作为考核内容,进行相应的考评与综合评定;注重内部环境影响,支持、鼓励、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提高参与意识、开阔眼界。(三)进一步进行注册机制并规范招募工作进行注册机制与规范招募工作,将原有“散兵游勇”志愿服务规范化、正式化。针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入会注册、有具体标准制度,依托相关协会、组建志愿者组织。从根本成立具体注册系统、畅通信息渠道、整合资源,完善登记注册程序,使志愿者有相关身份证明,使得志愿服务有据可依,同时采取X
7、络、实施项目、服务点等形式注册,根据不同层次志愿者发布招募信息,并及时区分招募的日常与临时性组织工作。[3](四)实现组织者的专业化管理运用专业化管理,促使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能够独立运作,并且更好的凭借组织力量。而大学生志愿组织如果想更有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赢得社会各方的支持与鼓励,克服包括动机不纯、梯度建设不良、行动迟缓等问题。吸引他们走进队伍中,有激励坚持服务的措施,这就要求志愿组织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及丰富的专业技能与经验。目前有很多灵活的方式,评价、激励志愿者参与服务,例如类似“
8、公民献血”的累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间、活动数、参与质量等形成书案,也能够成为对志愿者表现的依据。同时运用情感、经验等方式感化组织成员,做好培训工作,吸引、寻找项目以增加兴趣,采用多条路筹措资金等,有利于实现循环发展。(五)完善各项保障制度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中,虽不计报酬进行奉献,若要进行长效发展,也需要有相关保障制度确保他们的切身利益,以便更好培养。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时,难免遇到问题,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其正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