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诗歌隐喻的认知新探

中英诗歌隐喻的认知新探

ID:23966917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英诗歌隐喻的认知新探  _第1页
中英诗歌隐喻的认知新探  _第2页
中英诗歌隐喻的认知新探  _第3页
中英诗歌隐喻的认知新探  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英诗歌隐喻的认知新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英诗歌隐喻的认知新探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诗歌隐喻;中国诗歌;英语诗歌;跨文化对比    一、西方诗歌隐喻理论  画家用颜料在画布上绘出美景,诗人则通过隐喻创造诗歌的优美和深远。在著名的诗句“他应该明白,我不是海浪中摇曳的水草,任由采集者肆意造访。”中小野小町没有

2、直言所爱之人对她的伤害,却以海草摇曳于海浪喻之。同样,马克·吐温(MarkTein”an)通过融合概念隐喻和概念合成两大认知理论创立了新的学科——认知诗学[1]。这一学科重在阐述人类心智建立和连接抽象概念的内部机制和过程。认为隐喻通过映射将源域中的身体或文化经验图式结构投到抽象的目标域中。根据这一理论,普通读者之所以能够和伟大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并能深入其作品的内涵是由于诗人和普通人共享基本的经验图式及思维模式,拥有相同的心智能力[2]。例如,我们常以旅行,一年或一天的经验图式构思生活这一抽象概念。我们很自然地明白弗罗斯特(RobertFrost

3、)的诗歌《雪夜渡寒林》(StoppingbyWoodsonaSnoilyDickinson)的“因为我不能止于死亡”(BecauseIcouldnotstopforDeath)作为一篇隐喻死亡的诗而咀嚼赏析,而绝非仅将其视为一次实际旅行的终点。隐喻的认知功能在西方已得到语言学家的充分论证并声称其具有普遍性,但这一普遍性大多建立在英语国家文化语料基础之上,需要跨文化,跨语言的考证。二、诗歌隐喻本质的跨文化考证  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历史上的诗歌和哲学王国。中国诗歌蕴含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思想的根基。当今虽新诗不断涌现,但我们从未间断与古人的精神交往,赏

4、析他们不朽的诗篇。例如我们千百遍地解读李商隐的诗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试图体味诗人真正的心声。一说是隐喻唐王朝行将衰落和灭亡的命运。且不论诗人是否旨在政治预言,我们权且可以把它诠释为对青春易逝,美丽难再的普遍人生感悟而示意人们备加珍惜生命。纵观中外诗坛,“太阳”这一意象大量出现在诗歌中用以隐喻生命。例如,卡塔拉斯(Catullus)的诗行:“太阳西沉后东升,/生命之光飞逝,/我们将在永久的黑夜里安息。”(“Sunscansetandreturnagain,/Butwhenourbrieflightgoesout,/There’soneperpet

5、ualnighttobesleptthrough.)”对此我们同样不需要花费太多思索就能体悟其中比喻。问题是我们怎么就能如此自然而轻易地领会到两位诗人是以太阳隐喻人生的不同阶段,甚至跨越了文化差异的障碍而达到一致的理解呢?西方认知科学认为,人类思维是通过大量基本隐喻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通常是无意识的,自动的[3]。那么,诗歌隐喻是否具有同样的认知功能呢?隐喻在诗歌中一直被视为传统的修辞手法,亚里士多德视之为天才诗人的标志。根据认知语言学最新研究,如果人类语言的意义,理解,推理是比喻性的,并通过体认获得,那么对日常话语和诗歌语言的传统区分是

6、难以成立的。Lakoff则宣称“诸如‘诗歌语言’和‘普通日常语言’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2]。据此观点,“诗歌语言”就不再是专司艺术美学功能的特殊语言.  其实,在上面例举的两篇中西诗歌中不难看出有同一个意象隐喻在运作,它激活了常规隐喻“生活是一天”,同时“落日”这一常规意象又迭加在我们对“老年”的传统理解上。诗人不需要申明或描写过多细节,他只需使用这一隐喻便可与读者一同嗟叹人生苦短。我们深解诗歌蕴含之意,因为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同样的思维机制构思生活,诗人高人之处只在其更善于对常规隐喻加工,组合,延伸,并以此捕获人们的感知,激活人类的心智体验。由此

7、,隐喻不再是诗性思维的特质,而是日常语言和诗歌语言共有的特点;隐喻对于人的思维和推理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手段。中国学术史上缺少对隐喻的系统研究,因而没有形成诸如西方科学的理论框架。但本研究通过仔细考证,认为西方对诗歌及隐喻的新观念在中国数千年前的古籍《诗大序》中已有明晰的阐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踏之也。”此段文字从生理过程上解释诗歌产生的动因,旨在表明诗歌属于整个人类,日常语言和诗歌没有内在的质的区别,两者只是在表达内在情感的强度及复杂程度上存在量的区别。从

8、某种程度上来讲,西方认知语言学理论只是在数千年后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隐喻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