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

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

ID:23931674

大小:3.19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8-11-11

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_第1页
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_第2页
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_第3页
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_第4页
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TS201.3密级公开UDC663.14.038.3编号10299Z1418030JIANGSUUNIVERSITY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ThesisforProfessionalMasterDegree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论文题目: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学科专业:食品工程作者姓名:李婷婷指导教师:刘伟民教授沈国栋高级工程师答辩日期:2017年冬虫夏草菌株诱变及新菌株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全料新培养基的研究(StudyonMutationofCordycepsSinensisandLiqu

2、idFermentationofNewStraininNewMediumwithRiceBranandWheatBran)专业名称食品工程指导老师刘伟民教授沈国栋高级工程师姓名李婷婷2017年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以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

3、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江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一致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宄所将本论文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提供查询,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论文编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提供查询。论

4、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江苏大学研宄生处办理。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丨了年年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名贵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保护肾脏等。但天然冬虫夏草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以及过度采挖等原因导致其野生资源非常稀少。液态发酵周期短、产量高、能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利用液态发酵技术得到的冬虫夏草菌丝体所含成分与天然冬虫夏草基本接近,可一定程度解决野生冬虫夏草稀缺问题。农副产品米糠和麸皮产量高,价格低,营

5、养丰富,对其进行合理的深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其中可能的有害成分如铅、砷等应有预控方案。本文围绕冬虫夏草液态发酵米糠麸皮,对冬虫夏草诱变新菌株的获得,新菌株新培养基组成的优化,新菌株液态发酵菌丝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菌丝多糖基本理化性质以及菌丝中铅砷含量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所述。1.对CordycepssinensisCCTCCM2015064进行微波诱变改良,以期得到发酵性能更好的冬虫夏草新菌株。以生长速率、混合菌丝干重、混合菌丝糖(苯酚硫酸法测得,后均同此)、胞外糖为指标,经过10批诱变处理,平板初筛

6、、复筛以及摇瓶发酵筛选,最终获得一株性能较好的微波诱变菌株CordycepssinensisJSULI。新菌株的生长速率为1.27±0.05cm/d,100mL发酵培养基所得混合菌丝干重、胞外糖重量、混合菌丝糖重量分别为3.548±0.021g、179.713±10.015mg、162.890±21.215mg,与同条件下原始菌株相比,分别增加了7.63%、4.57%、12.75%、16.26%。2.对CordycepssinensisJSULI发酵新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设计了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单因素包括麸皮、米糠、磷酸

7、二氢钾、七水硫酸镁、半胱氨酸盐酸盐以及叶绿素铜钠盐。采用U521(21)设计表进行均匀试验,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关于混合菌丝干重、混合菌丝糖及胞外糖的模型方程,由此得出针对各指标的最优培养基组成。以混合菌丝干重为指标,100mL优化培养基组成为:麸皮0g(米糠10g)、KH2PO40.3g、MgSO4·7H2O0.3g、半胱氨酸盐酸盐0.02g、叶绿素铜钠盐0.02g,发酵温度、转速、时间分别为23℃、160r/min、5天,此时混合菌丝干重为6.236g;以混合菌丝糖重量为指标,100mL优化培养基

8、组成为:麸皮10g、KH2PO40.3g、半胱氨酸盐酸盐0.02g、叶绿素铜钠盐0.02g,发酵温度、转速、时间分别为23℃、160r/min、5天,此时混合菌丝糖重量为384.170mg;以胞外糖重量为指标,100mL优化培养基组成为:麸皮10g、KH2PO40.3g、MgSO4·7H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