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及体会

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及体会

ID:23762885

大小:7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及体会_第1页
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及体会_第2页
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及体会_第3页
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及体会_第4页
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及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阴侧切术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及体会崔建英李丕宇(ti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头014010)【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203-02【摘要】目的观察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缝合会阴,对照组用皮内间断缝合法缝合阴切U。结果两组在产后切U疼痛、缝合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可吸收线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

2、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利于促进产后活动,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皮内间断缝合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分娩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降低产妇的痛苦,避免会阴严重撕裂伤及盘底松弛,促进性功能恢复,己成为产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怎样缝合和护理产妇会阴伤口更安全、舒适,更能有效参与母乳喂养,日益受到关注。会阴切开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适时地进行会阴切开术缩短第二产程,防止自然分娩和阴道手术助产造成的严重会阴裂伤,有益于母婴。我院对160例会阴手术切口釆用两种缝合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3、。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2〜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足月单胎初产妇160例,年龄20〜38岁,孕周大于37周小于42周,排除头盆不称,具有阴道分娩条件,行会阴侧切缝合术,无会阴裂伤,切口无污染。随机分2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平均孕周,孕妇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侧切指征: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估计分娩吋会阴撕裂不可避免、或母儿冇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1】。1.2.2侧切方法:产妇取膀胱截石位,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后,左手示、中指伸入阴道与胎头之间,将阴道左侧

4、壁撑起,用会阴切幵剪自阴唇后联合起向外旁开30〜50°(会阴高度膨隆吋应50〜60°),在宫缩吋剪开会阴3〜5cm。第三产程结束立即后缝合。1.2.3缝合方法:使用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2-0可吸收线(薇乔线)。观察组用2-0号可吸收线自阴道粘膜切U顶端上方0.5cm处开始,连续缝合阴道粘膜,针距为0.8〜1.0cm,直达处女膜环外,将处女膜创缘对齐,缝合一针,不打结,针斜进肌层,连续缝合会阴肌层和皮下组织层,针距为0.5〜0.8cm,缝至皮肤切U顶端吋不打结,返方向连续皮内缝合,皮内缝合进针与出针距离0.3〜0.5cm为宜,每针出

5、针点与下针进针点对齐,且紧贴皮肤,根据切口的张力等情况适当掌握针距和拉力度,以切口皮肤不张开,不起皱为原则,最后缝至处女膜环外与切顶端之间再缝合一针留线打结。对照组:使用缝线与观察组一致。从侧切U阴道黏膜顶端上方0.5cm处进针,打结后断线,间断缝合阴道黏膜每针打结断线直至处女环外侧打结后剪线。间断缝合皮内组织和肌层直至阴道皮肤黏膜交界处。皮下组织采用连续缝合法直至处女膜环外缘的阴道黏膜打结,缝合完毕。两组的整个缝合过程各组织层次要求对合整齐,恢复原解剖关系,拉线时要松紧适宜,不能过紧过密,不留死腔保证血供,注意切U止血,防止会阴血肿形成;防止异物残留[2]。

6、术后常规护理,术后无需拆线。1.2.4临床观察:由专业人员观察2组产妇的会阴缝合吋间、产后切口疼痛程度、切U甲级愈合率等指标。评估标准:疼痛评估标准采用U诉言词分级法,将产后切U的疼痛分为级[3]。0级:无痛;1级:轻度可忍受的疼痛;2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3级:疼痛剧烈,可伴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睡眠严重受干扰。切U愈合标准[4】:甲级愈合切口平整,无红肿硬结,乙级愈合切U有红肿硬结或部分裂开,丙级愈合切口全部裂开。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米用t检验。2结果2

7、.1缝合时间观察组缝合吋间平均为10.3±0.8min,对照组缝合吋间为16.2±0.3min。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产后切UI疼痛程度观察组1级疼痛75例(93.75%),2级疼痛5例(6.25%);对照组1级疼痛62例(77.50%),2级疼痛18例(22.50%)。两组均无3级疼痛。两组1、2级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P<0.05)。2.3切口愈合观察组75例缝合后24h内不影响产后活动,大、小便姿势和哺乳姿势不受限制,无局部红肿现象。5例疼痛稍重,局部肿胀。产

8、后一周随访复查,甲级愈合79例,乙级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