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

ID:23434805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7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_第1页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_第2页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_第3页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_第4页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构建初探摘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推行建模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数学模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数学模型可以化繁为简,透过现象揭示生命的本质,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建模教学数学模型思维方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构建模型是通过分析,舍去原型的一些次要细节、非本质联系,以简化甚至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生物学经常会涉及一些抽象复杂的生命现象,这就需要通过构建模型去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与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生物课堂教学中建模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数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组

2、成部分,而且应用十分广泛。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强调学生应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数学模型的定义  数学模型是指运用数学这一学习工具,通过构建数学表达式以及能够表示数学关系的图表来揭示其中所隐藏的规律,并且能够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到大量的需要运用组合学、数理统计学、概率论、函数等知识来解决的生物问题,所以需要教师根据教材,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将扑朔迷离的生物问题转换为简洁明了的数学语言,从而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 

3、 2.1运用组合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  在学习人教版生物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节课,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多样性之间关系时,教师可以根据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创设具体的数字化情境,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领悟数学模型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生物现象或特性。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下列的数字化情境:长度为10个碱基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可以有多少种的排列方式?那么100个碱基对、1000个碱基对、n个碱基对呢?如果不同的排列方式都代表不同的基因,那么可以得出基因具有什么特性呢?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数学课学习过的排列组合知识,通过亲自动脑、动手发

4、现基因排列组合方式的表达式4n,其中4为碱基配对方式,n为碱基对的数目,并且从具体的数字化情境深刻领悟到基因的多样性。学生在小试牛刀的过程中,打破了学科之间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品尝到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成功的喜悦。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在基因的表达这一节的探讨mRNA上的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过程中。  2.2运用数理统计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运用数理统计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简单地说就是指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合理地处理、推理,并进行统计分析,构建数学模型,以便对生物问题进行推断或预测,甚至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5、 在人教版生物教科书《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种群的特征中,调查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特别是在学习标志重捕法时,教师注重要引导学生思考:标志重捕法的原理是什么?它是依据什么来估算种群的数量,进而计算出种群密度的?假设N为种群数量,M为第一次标志数,m为重捕的标志数,n为重捕个体数,是否能构建出计算种群数量的数学表达式?当学生自主构建数学表达式M/N=m/n后,教师在给予适时的赞扬和鼓励的同时紧接着抛出问题:如果在调查期间由于有的标志物脱落,或者标志物过于醒目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活,或者调查期间有大规模的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等,那么所得出的种群密度与真实值相比是

6、偏大还是偏小?从而让学生在已构建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标志重捕法得到的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并非就是真实值,但在满足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无限接近真实值。  2.3运用概率知识构建数学模型  概率是指随机事件或现象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发生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数量上的规律。  人教版生物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的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开启学生探索生物遗传变异奥秘之路的重要的一节,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论知识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问题。例如,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为什么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会导致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呢?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在学

7、生充分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教师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抓取次数分别为10、15、20、25、30,要求每个小组设计记录表格(表1),真实地记录实验数据。实验结束后,让小组代表汇报统计结果,结果发现有的小组的统计结果接近3∶1,而有的小组的统计结果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时,教师鼓励这些小组积极寻找实验失败和成功的可能原因。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将所有小组的抓取次数、各组合的数量相加,统计DD、Dd、dd的数量及性状分离比,分析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