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04092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摘要】“双师型”教师为职业教育中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所应对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中职各个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式,分析了现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一些情况,并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中职“双师型”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随着我国工商业的迅猛发展,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步提高,这对我国较为落后的中等职业教育发起了巨大冲击。师资队伍建设是优
2、化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而“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改善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现状1.专兼结合模式。中职学校从企业聘请专业基础扎实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老师,除承担部分专业理论教学和指导实践性教学外,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以弥补中职学校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1.双向兼职模式。较专兼结合模式而言,双向兼职模式是更深层的校企资源共享方式。企业人才助阵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优异专任教师依靠企业兼职,为企业供给技术创新思绪,优化本身工程实践技能,促进优异专任教师向“双师型
3、”教师转化。2.实践培养模式。依靠校企互助平台,依据企业生产环境和中职专业需要,挑选老师到企业介入车间生产及技能改良,积攒企业生产履历,优化实践操作能力,解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问题,圆满完成一般老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3.研发服务模式。中职学校与企业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结合点,以企业生产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与规划为导向,以横向课题为首要情势,充分发挥中职教师较强的科研技能,在为企业供给技术服务的同时,强化教师工程实践技能的新一代师资培养渠道。二、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问题近年来,各个中职学校均在不停探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虽
4、说获得一些效果,却在教师培养机制上仍存在一些问题。1.队伍建设方式机械。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近况解析中可以看出,各中职学校采纳的首要方法是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体例,在校企文化融会方面与预期方针相差甚远,并且外部引进体例也仅停留在相关企业或科研单位中,优异兼职老师引进比例较低,可以承担的讲授工作极为有限。1.激励机制效果一般。目前,国内中职学校均以学术业绩作为老师审核和职称评聘的首要条件,造成了老师重学术轻技术的不良现状;其次,中职学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审核与解析方面,没有详细可行的优惠政策,表现不出任何亮点,致使老师介入实践技术磨炼的积极
5、性始终不高。2.师资培养体系不全。目前我国师资培养机构大多面向理论讲授,针对各个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仍未起步,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当中,只能依靠校企互助平台,而我国的校企互助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因为这样,师资队伍建设远远落后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另外,在“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方面,缺乏统一而权威的认证制度,难以进行规范化操作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研宄依靠以上解析可知,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构建校企互助平台时,首先要做到在行业中或区域经济
6、发展中较为领先的企业互助;第二,由于各个中职办学范围的扩展与专业老师紧缺的矛盾加剧,在充分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的同时,挑选优秀老师轮流到合作企业挂职深造;第三,启动激励机制,政策上倾向于“双师型”教师,制度上改善“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评定及管理方法,充分调动专任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的积极性;第四,各个中职学校必需建立服务意识,竭尽全力为企业供给技术服务,真正做到中职培养人才和企业寻求成长的互利共赢,推动校企互助不断深化。“双师型”教师是一个发散性的概念,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中职教师新的含义。就是说对中职教师确定了一定的界限,它的根本性质是教师要有双重
7、能力,即教学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拓宽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完善校企合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一是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实施校企双向兼职。通过生产实践,让企业专业技术精练人员与学校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分别到对方行业从事兼职活动,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融合在一起。二是构建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培训是要建设一支合格的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既要有总体目标,又要有具体目标。在培训时,要考虑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校本培训要体现教师、学校和国家的发展需要,培训内容要实用多样。通过校本培训的实践,探索出一套培养目标明确、培训层
8、次分明、时间长短结合、校内校外互补、“理、实”共同提高的校本培训模式。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中等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