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线的比和成比例线段》课例分析

初中数学《线的比和成比例线段》课例分析

ID:23370495

大小: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初中数学《线的比和成比例线段》课例分析_第1页
初中数学《线的比和成比例线段》课例分析_第2页
初中数学《线的比和成比例线段》课例分析_第3页
初中数学《线的比和成比例线段》课例分析_第4页
初中数学《线的比和成比例线段》课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线的比和成比例线段》课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线的比和成比例线段》课例分析 一、课堂实录T:这节课我们学习第4章第一节《线段的比》,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几何的思想方法,学过哪些几何定义、定理,首先看学习目标,一齐读一下。S:齐读。T:目标和重点都是1、理解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2、成比例线段的概念,看阅读教材,请一位同学回答。S:量得AB=4.8cm,CD=1cm,则T:有没有问题?S1:有!4.8不能带单位,因为书上说比值不带单位。S2:是错的,应该是整数比。T:好!再请一位同学回答第二个问题。S:用同一个长度单位去量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

2、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或写成,其中AB、CD分别叫这两条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表示成比值k,那么或AB=k∶CD。T:有没有问题?S:有问题,最后一空应为K·CD,而不是k∶CD。T:为什么?S:因为,去分母得AB=K·CD。T:对!就是才学的去分母,非常好!下面齐读两条线段的比。S:(齐读)。T:(板书)AB∶CD=m∶n,请思考AB、CD表示什么?m、n表示什么?S:AB、CD表示线段,m、n表示长度。T:AB比CD的结果是比值,说明线段的比是一个比值,是一个数,现在看挖掘教材,1、求线段的比一定要统一单位,如学过的比例尺,要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

3、一;2、两条线段的比是指长度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为什么?S:因为线段的长是正数。T:看即时练习1~5,谁来讲?S1~S4讲练习1~4,S5板书练习5。T:(点评)练习1中,AB=5,BC=2,所以AC=3;练习2中,比值不是长度,只能说占的份数;练习3中,AB=5m化为AB=500cm,还有没有其它方法?S:可以将CD=200cm化为CD=2m,更简单。T和S:练习4中,两直角边为3和4,根据勾股定理算出斜边为5,设斜边上的高为x,用面积法,得,则斜边比斜边上的高5∶=25∶12。S:读题并板书练习5。同一时刻,小明的身高1.6m,影长2m,古塔的影长18m,求古塔的

4、高为多少米?2∶1.6=10∶8T:是不是最简单的?S5:改2∶1.6=5∶4(而后出现思维障碍)T:古塔的高怎样算?,K又等于。S5:设古塔的高为xm,,所以x=14.4米T:老师再简单叙述一下解题格式,根据K值相等列分式方程,再代值计算,分式方程要检验,写答语。T:看解读教材,请同学来回答。S:量得a、b、c、d的长为……S:则,,即,则a、b、c、d叫成比例线段。T:有没有问题,有没有其他说法?S:有,如果a∶b=1∶2,即a∶b等于c∶d,则a、b、c、d叫成比例线段。T:分数就是比,就是1比2,凡是满足关系,a、b、c、d就是成比例线段,注意对这四条线段有一些规定

5、,请同学们看一下。T和S:a、d叫比例外项,b、c叫比例内项,d叫第四比例项。T:先写a、d一前一后两项,再写中间两项,或先写分子再写分母,与分数写法相反。如果两内项相同,即a∶b=b∶d,则b叫a、d的比例中项,在后面学黄金分割时要用到。提醒同学们比例的项的次序不能随意改变,请同学们找关键词,并勾画出来。T:下面即时练习谁来讲?S:练习1,因为a、b、c、d成比例,所以,因为a=5,b=3,c=2,所以,解出。S:练习2,用比例中项来算,,所以c2=36,c=±6,因为线段不能为负,所以c=6。T:(板书),还可用b2=ad来算。S:第3题下列四条线段中,不能成比例的是c

6、。T:这道题中a、b、c、d的顺序可不可以调换?S:不可以!T:可以调换,如果已知a、b、c、d成比例,顺序不能调,但判断四条能否成比例顺序可以调换,可以用a比b,也可以用a比c。T:第4题,请同学上黑板来讲,谁来讲?S:(板书),mx=np,。T:x为什么不放在上面!S:因为x为第四比例项。T:谁来讲第5题。(有点儿生气)今天第3组的同学表现不太好,一会儿我要给每组打分,可能得分也不会高!S:(板书)口述,因为,设BD=3x,DC=5x,3x+5x=5.6,x=0.7,BD=3x=2.1,DC=5x=3.5T:这样写不行,但思路清楚。请同学们将第6题写在作业本上,思考比例

7、线段与成比例线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作达标测试。下课!二、课例分析今天有幸听了李富林老师《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一课,感到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1、改编和重组教材,把握好了知识结构。教材中《线段的比》一节,主要由几幅情境图引出几个概念,没有相应的配套例题和练习,在训练学生双基和逻辑思维方面有所欠缺,而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主线是从度量入手引出线段的比,——初步运用线段的比(即时练习1)——度量得出两组线段的比引出成比例线段——初步运用成比例线段(即时练习2),这一设计抓住了概念型教学的特点,引出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