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35836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追求以生为本、快乐有效的作文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追求以生为本、快乐有效的作文课堂 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既写得开心,又有所收获呢?林振忠的《快乐童年》一课,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有趣的导入谈话 课一开始,林老师就给同学讲了个笑话:一个名叫陈烨的同学,四岁那年,家里请客,小陈烨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蛋。他爸爸为了炫耀一下小陈烨的聪明,问:“宝宝,什么动物会生蛋?”小陈烨在爸爸的不断追问下,回答“妈会生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林老师话锋一转,告诉学生,小陈烨就把这件事写成一篇作文,题目叫做《快乐的童年》。题目中有一个词儿特别惹眼。那就是“快乐”。像这样在题目中提示文章
2、中心和写作重点的字眼,就是题眼。作文审题时应该抓住题眼审题。 【简评:从聊天开始,讲了生活中的一个小笑话,一下子和孩子拉近距离。既创设了一个与本次习作有关的生活情景,又为下一环节的选材指导作好铺垫。同时,也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天的作文不难!从而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消除了学习的畏惧感。】 二、“写真”的无痕渗透5 接着,林老师问学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写童年的快乐?怎样才能写出童年的快乐呢?师生以问答的形式,列举了康熙皇帝、音乐家贝多芬、神仙葫芦娃的童年生活,经过讨论明确:这些是他人的,同学们没经历过、不熟悉的,都不
3、适合作为本次习作的材料。然后播放并演唱罗大佑《童年》的片段,告知学生每一句歌词背后隐隐约约地写了童年时期这样或那样的事。每一件事都表达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歌曲的生命,更是文章的生命。只有选择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的材料,才能打动读者的心。随即趁热打铁,让学生选择出最能表达出真情实感的材料,进行交流讨论…… 【简评:如何让学生在作文时不要说大话、套话、假话,要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如何选出有新鲜感的材料呢?林老师列举了数位名人的童年生活,又引用罗大佑的歌曲《童年》,从正反两方面,通俗易懂地告诉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
4、童年的快乐”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过的材料,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心”。】 三、有效的指导点拨 学生选出相关材料后,怎样把它具体地写出来呢?林老师出示“斗鸡”相片。相片中两个人物:“胖墩”“瘦猴”。如何才能写出两个孩子“斗鸡”的快乐呢?林老师请同学畅所欲言,引领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内心活动去写―― 师:不错。“斗鸡”时的动作有哪些呢?看看斗鸡的视频吧! 生:提、冲…… 师:“提”什么? 生:提脚。 师:没听过有提脚的,应该是…… 生:抬起脚,抓着脚腕子。5 师:对,这几个
5、动作词形容得准确。 生:还可以用“撞”“顶”“蹦”“倒”。 师:看来,大家选用动作词不但准确而且很形象。那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们呢?先说胖墩儿吧。 生:我用微笑。 师:可以,但不够生动。 生:笑里藏刀。 师:好!很贴切,很生动,还可以用哪些词语? 生:嘻皮笑脸,目光中闪现出杀气。 师:太棒了。“瘦猴”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 生:龇牙咧嘴。 生:牙齿咬得咯咯响,紧锁双眉。 师:太好了。要想把人物的快乐神态写具体,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呀!那么,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怎么写呢?…… 【简评:用照片和视频等手段,在关
6、键处点拨,给予学生形象、直观和有效的指导,授予孩子们写作的金钥匙,对于孩子们准确用词,把细节写细,打开写作思路等都是很有帮助的。】 四、有用的示范引领 课到此,林老师没有就此打住,他别出心裁口述了自己小时候看小人书的材料,让学生听,想一想哪些语句描写得好,评一评,说说理由。老师随之进行小结: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才显得真实,生动,才能把性格给表现出来。5 师: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具体地写童年的事情,就一定能把童年的快乐表现出来了吗?不一定,还要注意写出事情的过程。(出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赵丽宏的《童年记
7、趣》开头)作家赵丽宏写了《童年记趣》,这是他的文章开头,如果是你继续写下去,你会怎么写? 生:我会写他玩火柴的过程,第二天并没有尿床。 师:赵丽宏是怎么真实生动地写出事情的过程呢?一起来欣赏。 (播放赵丽宏的文章) 师:写事情的过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平铺直叙,像一条线。(师画线)一种是跌宕起伏(师画曲线)。赵丽宏的文章的写法属于哪种?(板书:一波三折) 生:第二种。 师:他的文章读后会给人一波三折的感觉,而你们刚才猜想的,只是平铺直叙,更何况是你们瞎编了,没有真切的感受,自然不会吸引人了。 师:下面请你们根据刚才所
8、选的材料训练写一个片段。也可以换一个材料写。 【简评:如何谋篇布局,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技法当讲,但不宜多讲。林老师在关键处点拨,在学生困难处示范,除了自己下水示范,还引导学生对名作家的作品进行续写的思考,再与原文对比,将其作文思想、技巧,展示在大家的面前,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