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

浅析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

ID:23162602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4

浅析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_第1页
浅析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_第2页
浅析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_第3页
浅析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_第4页
浅析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孔子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空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一个东西,叫做“扩续”,即时间空间的整块,因此不能把自然界看成是事物的总和或堆积,而应看作许多事件的综合或有机联系。他认为,对感官知觉而言,最后的事实是事件。这样,怀特海从感觉,时空合一和事件构成的自然界三者形成了过程哲学。怀特海对有机联系的事件的世界的肯定颠覆了西方哲学传统的超验世界观摘要:安乐哲教授的《论语》翻译(与罗思文合作)过程实际上是把《论语》作为一种介质进行的中西哲学的

2、对话:通过对中西哲学的对比、融通,他努力从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出发,谋求对孔子思想做出新的阐释,以揭除长期以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对孔子思想本来面目的遮蔽,并借此证明孔子思想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反思重构价值,为批判和改造西方文化传统的缺陷提供智源。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论语》;安乐哲;翻译  1006-6101(2010)01-0024-10    在安乐哲教授看来,西方人,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传教士、汉学家等人把西方传统思维想当然地附植于中国思想,结果造成了长久以来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误读”,这其实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典型产物。后现代主

3、义思潮的出现,使二元对立的、本质主义的西方哲学传统遭到来自其内部的愈来愈多的质疑与批评,这时他发现了孔子,朴素的孔子思想不依赖严格的超越性原则,没有西方哲学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森严壁垒,而是倾向于把理由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考察,以相互依存的两极性概念加以说明和表达。孔子的这种思想恰与伴随古典美国实用主义复兴出现的过程哲学有着某种相契之处。安乐哲的《论语》翻译(与罗思文合作)过程实际上是把《论语》作为一种介质进行的中西哲学的对话,或宽泛而言中西文化的沟通:通过对中西哲学的超验世界观/内在宇宙论安乐哲《论语》翻译的哲学思想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论、实体本体论/现象本体论的对比,通过

4、西方过程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融通,努力从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出发,谋求对孔子思想做出新的阐释,以一种“去西方中心化”的视角去审视中国传统,力图把“原汁原味”的中国思想介绍给西方世界,以便消除“西方中心主义”长期以来对孔子思想本来面目的遮蔽造成的“误读”,并借此证明孔子思想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反思重构价值,为批判和改造西方文化传统的缺陷提供智源。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他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努力选择一些不同于过去的非本质性的、事件性的术语,以及过程性的、感受性的动词、动名词结构、时态去顺应、诠释蕴涵在《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一、安乐哲《论语》翻译的背景    一次大规模的接触。他们来华传教的根本

5、使命是传播福音和归化中国。自利玛窦起,为取得中国上层士大夫的认同,并帮助其他来华传教士和西方政治家、思想家、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他们采取了“文化适应”的策略,许多耶稣会士开始接触中国儒家经典、探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中国文化的特质。又因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意识形态与基督教思想的激烈冲突,他们更是把诠释、译介儒家经典作为其宗教事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品格,自然成为这些耶稣会士诠释、译介最多的文献之一。由于他们的宗教文化背景和传教动因,这些译本不可避开地带有浓郁的神学色彩及严重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倾向。翻开任何一个早

6、期译本,我们都可发现一些耳熟能详的惯用翻译方式,西方思想传统的痕迹比比皆是,在西方读者眼中,中国哲学不过是西方思想的中国化而已,造成了中国哲学在西方的长期失语。  时过境迁,当安乐哲将目光投向东方哲学时,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人类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以逻各斯为中心的、注重本质性规律性的逻辑学范式开始被注重直觉、现象、动态的现象学范式取代。西方哲学传统和价值观出现了种种危机,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潮正在西方传统内部掀起自我批评运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中国的文化形象在世人面前焕然一新,中

7、西方交流中有意无意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受到强烈冲击,西方人开始以一种“去文化中心主义”的他者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安乐哲教授所处的时代以及中西文化交融的教育、生活背景培养了他跨文化的视野和“去中心主义”的中西哲学比较的研究策略。在《(论语)的哲学诠释》英译本序言中,他说:“我们总是预设了自己文化经验中所熟悉的东西,而忽略了其他一些重要材料—一恰恰正是它们,展示了作为文化之源的具有可比性的行为。”“只有当我们注意到积淀于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