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55484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2、第1 第三,国际竞争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冷战”格局结束,国际竞争由政治、军事日益转向经济领域。经济竞争最重要的是对高层次人才的争夺。因此,各发达国家无不采取积极行动,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竭力在全球范围内抢夺高层次人才,加强本国的竞争力,同时也为本国赚取可观的外汇,这大大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第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变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发达国家先后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纷纷削减高等教育的经费,例如1983~1984年,英国大学的经费平均被削减了17%。[6]在经费紧缩的情况下,终止对发展中国
3、家的无偿援助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所以,发达国家相继取消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转而采取贸易方式,鼓励本国高校参与国际留学生市场竞争,扩大影响,赚取学费。贸易方式提高了大学的积极性,加速了留学生的增长,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新的动力。第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人类活动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化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们渴望了解其他国家,出国留学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多;学者们在学术上要不断创新,就必须时时跟上本学科国际上的最新发展,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大学要提高办学水平和声誉,更要不断地学习、借鉴他国的经验;一国政府在制定高教政策时,也需要参照他国的经验与模式。如
4、果不参与国际化进程,就会极大地阻碍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动力。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新趋势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付这一挑战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高教系统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变革:其一,切实转变观念,努力扩大高等教育的对外贸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接受了不少外国留学生,但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很低——相当一部分外国留学生是以教育援助或合作的形式到我国学习的,自费留学生较少。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及时转变观念,把对外交流转向贸易方式,同时努力扩大外国留学生的规模,提高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所占的份额。
5、要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急迫的工作是:(1)大力提高教育质量。高质量的教育是吸引留学生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理工、医学等学科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尤其困难。高校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本参与国际留学生市场的竞争。(2)采取名牌战略。目前要大幅度提高所有高校的办学水平是不切实际的,政府应重点资助少数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国际上已有相当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支持他们参与竞争,树立品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赢得声誉。(3)重视营销,加强服务。要扩大影响,营销工作不容忽视。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境外设立咨询机构,雇佣营销人员,
6、不断举行各种活动,宣传自己的大学。例如,近几年英国的几十所大学联合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举办英国教育展,大大提高了其在中国的知名度。我国高校应尽快启动对外的营销宣传。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提高服务质量,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对在我国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满意。(4)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目前还是以政府为主体。但国际留学生市场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要在复杂的市场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大学必须成为竞争的主体,拥有自主决策与行动的权力,这就需要理顺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扩大高校自主权,尤其是对外交流的权力。政府的作用应是宏观指导、咨询服务。非市场因素的干扰过多,
7、势必会使高校丧失商机,降低竞争力。《高等教育法》赋予了高校一些新的权力,现在一方面要真正落实,另一方面应继续完善《高等教育法》,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使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符合国际竞争的需要。其二,营造良好环境,在世界范围内吸引高层次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向国外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1989年,我国在外学习的留学生已达8万,但学成归国的人却较少。相反,发达国家吸引了大批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据1994年的调查,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亚洲学生中,近半数有意在完成学业后移民澳大利亚。我国在国际人才争夺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损失了大批高层次人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8、知识分子待遇过低,工作条件差。即使与其它行业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明显缺乏吸引力,更不用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了。因此,必须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加大投入,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吸引留学生回国,也才有可能吸引外国的优秀人才。其三,加强国际性课程的建设,尤其要加强评估。过去十多年,我国高校设置了许多国际性课程,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布局不合理、重复设置、内容陈旧、科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差、理论与实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