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23513
大小:1.09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04
《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卷理科数学(五)试题及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2017-2018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试卷理科数学(五)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为实数集,集合,,则韦恩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B.C.D.【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确定集合A,B,然后结合Venn图求解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即可.【详解】求解分式不等式可得,求解二次不等式可得,则,韦恩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即.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2、,Venn图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2.在复平面内,复数的对应点坐标为,则的共轭复数为()A.B.C.D.【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确定复数z,然后求解的共轭复数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则,其共轭复数为.本题选择A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坐标表示,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的概念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3.函数关于直线对称,则函数关于()A.原点对称B.直线对称C.直线对称D.直线对称【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确定
3、函数的对称性即可.【详解】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关于直线对称,可知函数关于直线对称.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对称性,函数的平移变换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4.已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得范围,再根据绝对值定义得结果.【详解】由,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应用,考查基本求解能力.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A.B.C.D.【答案】C【解析】【分析】
4、由题意结合流程图运行程序确定输出结果即可.【详解】结合流程图可知流程图运行过程如下:首先初始化数据:,第一次循环,满足,执行,此时不满足为奇数,执行;第二次循环,满足,执行,此时满足为奇数,执行;第三次循环,满足,执行,此时不满足为奇数,执行;第四次循环,满足,执行,此时满足为奇数,执行;第五次循环,不满足,跳出循环,输出的值为.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识别、运行程序框图和完善程序框图的思路:(1)要明确程序框图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2)要识别、运行程序框图,理解框图所解决的实际问题.(3)按照
5、题目的要求完成解答并验证.6.已知实数、满足线性约束条件,则其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A.B.C.D.【答案】B【解析】【分析】先作可行域,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结果.【详解】满足约束条件,如图所示:可知范围扩大,实际只有,其平面区域表示阴影部分一个三角形,其面积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区域含义,考查基本求解能力.7.“”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考查充分性和必要性即可确定“”与“”的关系.【详解】当时,,满足,此
6、时不存在,则充分性不成立;若,则,据此可得:,此时,满足,即必要性成立,综上可得:“”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8.如图,椭圆的上顶点、左顶点、左焦点分别为、、,中心为,其离心率为,则A.B.C.D.【答案】B【解析】【分析】将转化为,再根据离心率求比值.【详解】由,得而,所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离心率,考查基本求解能力.9.甲、乙、丙、丁、戊五位妈妈相约各带一个小孩去观看花卉展
7、,她们选择共享电动车出行,每辆电动车只能载两人,其中孩子们表示都不坐自己妈妈的车,甲的小孩一定要坐戊妈妈的车,则她们坐车不同的搭配方式有()A.种B.种C.种D.种【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排列组合问题的解法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解法一:不对号入座的递推公式为:,,,据此可得:,即五个人不对号入座的方法为种,由排列组合的对称性可知:若甲的小孩一定要坐戊妈妈的车,则坐车不同的搭配方式有种.本题选择B选项.解法二:设五位妈妈为,五个小孩为,对五个小孩进行排练后坐五位妈妈的车即可,由于甲的小
8、孩一定要坐戊妈妈的车,故排列的第五个位置一定是,对其余的四个小孩进行排列:;;;.共有24中排列方法,其中满足题意的排列方法为:,,,,共有11种.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1)解排列组合问题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按元素(或位置)的性质进行分类;二是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具体地说,解排列组合问题常以元素(或位置)为主体,即先满足特殊元素(或位置),再考虑其他元素(或位置).(2)不同元素的分配问题,往往是先分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